D10 《论人的成长》第六章 个人中心取向的基本理念

我们都期望在真实透明中被无条件接纳、积极关注,期望在足够信任下自己的潜能被激发出来,自己真实感觉被别人的感同身受的的理解与共情。

读了这段话,我更感觉到现在的孩子的不容易。

我小的时候,家里有四个小孩,爸爸妈妈每天为工作和生计奔波,虽然我们未曾被父母关注和重视,这何尝不是一种幸运,我们有机会保留自己的感受。我们有主宰自己感受的权力。

而现在的小孩子,因为家里只有一个,他们从小就被几个大人包围,他们甚至被剥夺的感受的机会。有一种冷叫你妈觉得你冷,有一种饿叫你妈觉得饿。

没有自己的感觉,多么可怕。

曾经我以为自己没有感觉,像木头石头一样生活,生命好象没什么意义,生活中总是冒险。而当我向内去看,去感受自己,接纳自己,相信自己,关注自己,我就活过来,更加珍惜和热爱生命。

而孩子却没有机会做自己,我经常用自己的价值判断去代替她的感受。做为家长,我希望我说的每一句话都有指导性,都能让孩子走向正确和成功。我们未曾站到孩子的位置感同身受的去理解她,相信她。


有机会做自己是多么幸运的事。我很感谢遇到那些人。他们有人给了我无条件接纳,有人给了我信任,有人给了我积极关注,有人给了我真诚一致的回馈。现在回想起来,内心升起一片温暖,这种温暖是感恩之心。

罗杰斯说,个体内部就拥有自我改变,自我定向的资源,只要富有支持性的氛围这些资源就会发挥出本来的力量。营造促进成长的气氛有三个条件,真诚一致、接纳关心重视和移情性的理解。

最近在学习心理剧,心理剧的技术就植根于促进成长的气氛的营造。自己也做为主角去体验心理剧的神奇。当我沉浸在自己的角色或者其他人的角色,在导演的引导下只是去体验或感受角色带来的情绪,好象进入了很深的无意识,不经思考的内心的独白就自然的呈现出来,感觉周围的一切好象不存在,只有自己在关注自己。

心理剧的导演要做的就是带着主角从不同角度去体验,非指导性咨询,就是让来访者自发的去创造,去沉淀,去感悟。

而做父母或做咨询师,甚至做老师都需要像导演一样以个人为中心,让他去呈现,去感悟,相信他有力量让自己好起来。

今天早上,我的朋友第N次跟我提起她和儿子的斗争,她儿子高三,特别喜欢历史,每天把大量时间用在历史上,妈妈就很着急,希望孩子把时间用在英语上,就忍不住和孩子唠叨,结果就是大战一场,孩子更学不下去。妈妈知道不应该这样做,可是就是忍不住。而我身边这样的妈妈不在少数,有的妈妈以为孩子还小,什么也不让孩子去做,结果孩子就会暴跳如雷,只有妈妈偶尔病得特别严重,不照顾孩子,反而需要孩子照顾时,才发现孩子真的长大了。

自己希望怎样被对待,就需要怎样去对待别人。

无论在家庭还是社群,或者是单位,我们都需要按照我们的期望中那样,真实透明的一致性表达,无条件接纳、积极关注对方,给予对方足够信任,让他自己的激发潜能。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坐在旁边,陪伴着他,看到他的努力,为他加油

91�AS�5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2011年10月20日为什么糊涂 回家的路上,晓晓打了个喷嚏,妈妈有点紧张:“怎么了?”却说成了:“怎么办?”说完...
    羊羊羊羊汪阅读 9,512评论 2 14
  • 梦里他乡,古道无边,夜无霜!孤影如风,辗转又成空;恨十里呓语,痴痴长亭,了无踪迹;月影阔绰,无人知是我,醉舞广袖!
    一声笑阅读 269评论 0 0
  • 据相关媒体报道:2017年12月14日诗人余光中在高雄医院过世,享寿90。原先只以为是天气多变、气温偏低,...
    逢生_a71e阅读 288评论 0 0
  • 冥冥中,感觉每个人都有一种引力,即每个人所经历的一切,都是自己的引力吸引来的。所以,我必须对一切的发生负100%的...
    01零壹阅读 700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