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深入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就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提出建议。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时至今日,人民群众仍然是一个政党能否真正执政兴邦的重要因素。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这一重要科学论述,再次释放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最崇高的价值追求、最真挚的责任担当和最核心的执政理念。
最伟大的力量源于人民,最震憾的奇迹源于人民。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以人民为中心”是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选择,是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局面的必然要求。“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最终奋斗目标,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盼群众之所盼,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
党员干部要在工作中实打实地扑下身子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多到改革深水区、矛盾复杂区、问题频发区,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由表及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准确掌握发展最现实、群众最迫切、攻坚最急需的第一手资料,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需。树立强烈的短板意识、忧患意识、使命意识,涵养临危不乱的定力、精益求精的能力、水滴石穿的毅力,坚持抓早抓前、抓准抓细、抓根抓实,聚焦问题不走神、对准问题不跑偏、揪住问题不松手,从纷繁中厘清思路、从杂乱中摸索规律、从个性中提取共性,再大的困难也都会迎刃而解。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老百姓的心中有杆秤。评价地方发展是有功还是有过,班子政绩是多还是少,干部表现是差还是好,群众的感受最直观、最具体、最现实,是最有发言权的。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违背群众意愿、脱离群众支持,任何事业都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检验我们一切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就是“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
以百姓之心为心,时刻把群众冷暖挂在心间,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用经得起实践、历史和人民检验的业绩撑起群众获得感,群众的表情方能多云转晴、喜笑颜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