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什么是数据跨境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数据跨境流动成为推动国际数据要素市场繁荣的关键因素。
作为一个互联网大国,我国的数据跨境政策不仅关乎国内数据需求的满足,更是与跨国商业贸易和投资紧密相连。去年9月,《数据出境安全评估办法》的实施,对不符合规定的数据出境活动提出了6个月内的整改要求。到了今年3月,这一期限已满,多数涉及数据跨境的企业已经完成了至少一轮的申报,或暂时停止跨境活动,等待进一步的指示。今年9月,网信办发布的《规范和促进数据跨境流动规定(征求意见稿)》提出,对于预计一年内向境外提供1万至100万个人信息的企业,如果与境外接收方签订个人信息出境标准合同并向省级网信部门备案,或通过个人信息保护认证,则无需申报数据出境安全评估。
这一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企业的合规压力。当前,如何在确保数据安全的前提下,构建一个高效可靠的跨境体系,推动数据要素市场与国际接轨,成为了监管和市场关注的焦点。
数据要素市场的构建依赖于互联网这一基础设施,而互联网正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它推动了数据的全球流动。数据的价值认可和利用是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发展的动力,同时也是构建过程中的障碍。数据跨境传输是实现跨国数据互联互通的关键,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尽管各国都有自己的数据安全法规,但经济全球化和数据跨域互联的积极影响已得到普遍认可。
在粤港澳大湾区,促进数据流动是推动三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措施。今年6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与香港特区政府创新科技及工业局签署的合作备忘录,为内地数据便捷有序地跨境流通至香港提供了便利,有助于将香港建设成为国际数据港。然而,粤港澳三地数据跨境仍面临法规差异的挑战,这需要内地和香港共同努力,寻找解决方案。
在数据跨境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算力是关键。香港需要加强数据基础设施的整体布局,为未来更大规模的数据跨境做好准备。同时,“数据特区”的概念提出了一种可能的路径,通过在一定范围内先行先试,积累实践经验,为规则制定提供支撑。市场需求对数据跨境的推动作用显著。科研机构和金融机构对数据的需求日益成熟,他们清楚知道所需数据的类型和规模。例如,香港联交所计划强制所有发行人在ESG报告中披露气候相关信息,这一举措凸显了香港对环保数据需求的迫切性,也预示着巨大的经济潜力。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