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路,就是书。
只有走在路上,才能摆脱局限,摆脱执着,让所有的选择、探寻、猜测、想象都生机勃勃。
《文化苦旅》中,这样哲理性的语言太多,无法一一列举,可谓声声入耳,句句入心,不仅开始思考,是关于社会、关于历史,或关于自我、关于成长,思绪乱飞。
《文化苦旅》是余秋雨老师的一本散文合集,共收录了余秋雨先生的26篇散文,篇篇精美,散文的优美,徜徉期间,无与伦比,只觉得神清气爽,尽情享受文字语言的魅力。
这是历史之眼,跨越岁月长河,走在祖国大地,跨越世界的山河,我心依旧,探索着中华文明之光。
这是现实之思,透过身体发肤,在一物一景,一地一人中,回答着历史之问、时代之问,看到了生命的荣光,看到了历史的厚重。
《文化苦旅》中的每一篇,都能够打动读者,深入人心,是没有就事论事、以物说物,是站在一个地方,与古人对话,在娓娓道来中,有着对历史天空的探究,有着对事物的本质思考。
跨越了祖国的山河,走过了大半个中国,站在世界文明之中,再看中华文明,有一种深沉、厚重,却也散发着现代的气息,让岁月更显年轻的活力。
用历史的眼光看过往,走进历史的时空,既有文学的诉说,更有考据的报告,还有思考的评说,是用历史的眼光,在文学的天空,进行着历史的叙述。
漫步岁月的长河,知过去以看未来。
一篇《抱愧山西》,带领穿越岁月的长廊,还是让晋商文化,进入了大众的视野,让我们知道了山西,走近了山西。
可谓是对晋商和清代商业文明的报告散文,从晋商的兴起,到晋商的衰落,娓娓叙述中,有历史的考证,有现代的探究,有对商业的思索,更有着时代发展的思考。
一篇《山庄背影》,仿佛跨越时空,与康熙的一次对话,仿佛就是一部清代史的叙述,历史的凄怨,在这里文质彬彬,让一次承德之行,开始山庄之思,从山庄里出发,承载着一部历史的告白。
《风雨天一阁》,仿佛一次古今穿越,范钦给了我们一种启发:一生都在忙碌的所谓公务和事业,很可能不是你对这个世界最主要的贡献;请密切留意你自己也觉得不务正业却又很感兴趣的那些小事。
如此等等,每一篇都是一次心的旅途,一路风景,一路探索,更是一路思考,让人心血涌动。
不同的环境,造成不同的经历;
不同的经历,造成不同的性格。
如果说对厚重的历史书籍望而生畏,可以翻开这本《文化苦旅》,在散文的优美语言中,尽情徜徉历史的厚重,眼中有文,心中有想,穿越时代,走进历史。
如果说对文学还有着热爱,可以翻开这本《文化苦旅》,在历史天空里,周身被文学的光芒照射,一种思考,将怦然敲开封闭的心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