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华曾说:“人就像寒冬里的刺猬,互相靠得太近,会觉得刺痛;彼此离得太远,却又会感觉寒冷。”互相靠得太近,会感觉压迫;彼此离得太远,却又会感觉疏远。好的界限感,能帮我们拥有长久愉悦的关系;坏的界限感,则会毁掉一切关系。没有了距离便没有了分寸感,随之消失的就是美感和自由感,以及彼此间的尊重和包容。
对于青春期的孩子,父母可能是最头疼的,总是担心他们有逆反问题,不学好。有边界感并不代表着完全不约束孩子。如果从孩子小时候,就以朋友的角度和他交谈,营造良好的家庭对话氛围与习惯,甚至主动寻找流行的话题让孩子打开话匣子,孩子自然就不会避讳与父母交谈,分享自己的想法。
《少年说》里,一个初中女孩对妈妈的告白,让我印象深刻。告白一开始,她便开门见山地说:我的妈妈,是一个特别有条理的人。有条理到什么程度呢?每年暑假,她都会收到一张表格。上面清清楚楚地列着,她每一天,每一小时,甚至每一刻钟,应该做什么。妈妈都安排好了。这位母亲对女儿的监控,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几点吃饭、睡觉、写作业,上厕所......她必须严格执行各项规定:饭前洗手,饭后漱口,不可以翘腿、抖腿,晨起马上叠被子等等。节目最后,女孩发出请求:“妈妈,能不能别再对我做这么细致的规划了?我想有自己的时间。”然而,母亲坚定地认为:“这都是一个妈妈应该做的,最起码的。”
“因为我比你早出生、早经历,我们才会把我们的经验提前告诉你。妈妈说的话,哪怕不是100%正确,肯定也有60%~70%是正确的。”女儿听到这些,像泄了气的皮球,难掩失落和无奈。
边界感的缺失,在家庭教育的讨论范畴内,已经算是老生常谈了。中国人喜欢用“亲密无间”来表达彼此之间的感情,认为越亲的人,关系就应该越近,于是尝试与子女形神合一,不停干涉子女的私人空间,甚至操纵他们的人生。
幸福的家庭,一定是有边界感的。若你的事就是我的事,我的事就是你的事,那只会导致一个现象:每个人都在控制别人,每个人也都在被别人控制。矛盾会因此增多。家庭成了一个看似和谐,其实充满压抑和束缚的囚笼。而家庭边界感的建立,就是我尊重你的隐私,你允许我的不同,在这条界限内,我们互不干扰,互不控制。在界限之外,我们仍然相爱,仍然互持互助,共同承担家庭责任。
有边界,才能更亲密。你尊重孩子,孩子才会尊重你。边界感的营造体现在家庭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比如,如果孩子用一个本子记录了自己的日记,即使他没有上锁,家长也不能偷看。如果实在好奇,家长可以旁敲侧击的提问,鼓励孩子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还有,当孩子逐渐长大,拥有自己的房间之后,家长就最好不要在未经孩子允许的情况下直接进入孩子的房间了。如果孩子在房间内,可以敲门后再进入。小小的不经意的行为,就可以让孩子感受到不一样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