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重点领域监管,“肥差”不肥人

近年来,从我国打击贪污犯罪数据来看,岗位“肥”成了一个突出特点,较多“落马者”,虽然级别不高,但大多在政法、粮食、城建、拆迁等重点领域或关键岗位工作,直接掌握一定权力和资源,腐败风险并不低。因此进一步加强重点领域监管,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一项必要任务。

强化重点领域监督,及早打好“预防针”。要注重廉洁教育提升规矩意识,从规范标程序、规范行为和严肃纪律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坚持关口前移,针对廉政风险相对较大的重点部门、关键岗位人员,在阶段性重点工作推进时“点对点”发送廉洁“提示单”,提高拒腐防变“抵抗力”。对潜在风险大、可能造成严重不良后果的,加强日常监管和执法巡查,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违法风险。建立完善严重违法惩罚性机制,让严重违法者付出应有代价。

强化重点领域监督,要分领域专业化开展。重点领域涉及范围广,部分项目专业性强,在开展监管工作时,要细化行业领域,全方位统筹开展。对于专业性较强的领域,要开展专业化培训,抽调精通业务人员,避免监管找不到方向。同时要进一步健全“清单化”机制,对各重点行业领域全面覆盖,避免疏漏。聚焦高质量发展重要领域、关键环节,分领域、分时段、分重点开展“卡点式”专业化监督。

强化重点领域监督,要齐抓共管,形成合力。积极发挥监察监督、审计监督、民主监督、社会和舆论监督,完善监督途径,增强监督能力。加强与财政、农业农村、审计等部门的沟通协作,充分发挥巡察利剑作用和大数据科技监督作用,构建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凝聚监督合力,压紧压实各级各部门责任,确保重点领域监督检查取得预期效果,要持续保持高压态势,严肃查处公共资金、资产、资源领域腐败问题和违法违规行为。

在开展重点领域监督严查违纪违法问题,强化震慑的同时,要更加注重案件查办质效,做好“后半篇文章”,推进以案促改、以案促治,注重从典型案例中发现存在的普遍性和深层次问题,督促行业部门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健全完善制度机制、堵塞监管漏洞,切实提升专项整治质效。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