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节课的一开始,我通过谚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来引出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接着我让学生寻找其中的食物关系,来引出食物链。在找食物关系时,学生基本上都能找出“螳螂被蝉吃,蝉被黄雀吃”,但很少有学生能说出树被蝉吃。在上课时我对学生做了适当的引导,最终学生都将谚语中所有的食物关系给找齐了,为食物链的引出打好了基础。在处理食物链这个知识点时,我直接向学生介绍食物链的表示方法。
为了使学生能巩固所学的食物链这个知识,我在接下来的环节让学生自己写出1--2条食物链。在巡视的时候,我发现有个别学生写的食物链很有“特色”,比如:水稻→田鼠→黄鼠狼→老虎→狮子。分析的时候,针对学生出现老虎被狮子吃的这种写法,我也只是大概的分析了一下,一般情况下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但是后来仔细想想生物之间除了食物关系外,还存在着竞争关系。利用这一点来解释更容易使学生接受。
在田野里的食物网教学环节上,我先出示水稻田里的几种生物,让学生先写出这条食物链,再出示所有的生物,让学生找出所有的食物链,从简单到难。再让学生动手之前,可以没有讲清楚具体要求,部分学生比较茫然,这也使我意识到,即使不是实验操作也要将注意事项交代清楚。
最后相对学生进行保护生态的教育,但是由于时间太紧了,有点可以最后一个环节没有完成。
纵观整堂课,上的有出色的地方,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相信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逐步去改善存在的问题并使自己在课堂生成的处理上更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