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海拾贝串真珠1 ……2020.3.18

自1988年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以来,逐渐养成了一些新习惯,读书的习惯,思考的习惯,感悟的习惯在读书中思考,写读书感悟录习惯,在工作后静心思考,在晨练跑步中思考,坚持写经营管理实践感悟录系列的习惯,今日整理书房偶然间发现1997年的笔记,引发整理一下日积月累,经年累月的读书感悟录,经营实践感悟,回望来时路,重温所写所思,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一个想法冒出来,打破时空界限,整理历年所写,汲取精华,重构感悟录内容,连点成线,慧海拾贝穿真珠的想法……


首篇选自经营管理实践感悟录系列之三十六(2002年8月1日),2000年6月赴任内蒙古正大总经理,2003年4月底非典期间,调离到青岛正大赴任。

1.有效经营/无效经营

1)有效经营资源的有效整合、投入产出放大效应、事半功倍、点石成金、多快好省、有效率有效果。

无效资源的无效整合、投入产出缩小效应、事倍功半、点金成石、少慢差废、有效率无效果。

2)效率与效果

效率--把事情做正确的前提下的速度。

效果--做正确的事。

正确地做正确的事

兼顾效率与效果

用对的人把对的事做对。

谨防:主管越级指挥,提倡部属越级汇报。

2.领导/管理

1)总经理应关注三者之间的动态平衡:

---外部环境--该做什么

---企业内部条件--只能做什么

--企业战略目标--想要做什么

2)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无为而治

-自己制定工作目标。

-自己管理工作进程

-自评价工作结果

3)没有最好的管理方法,只有最合适的管理方法。

效果是检验管理方法好坏的唯一标准。(黑猫白猫论)

4)领导不可授权的决策

--突发性事件

--重大决策

--政策制定

---用人决策

---非程序化决策

5)有效领导-变革,高效管理-秩序。

管理层次越多,效率越低,应变能力越差。一个12层次的公司无法与一个只有3个层次的公司抗争。层次越少,效率越高。人员少而精,宁缺毋滥。

人多--无中生有、无事生非、人多嘴杂。

6)关注员工个性

--会不会自我约束

---敢不敢承担风险

---能不能随机应变

---是不是自私自利


3.凡事有三

1)三大法则:

-90:10法则:花费10%的时间研究事物成功的关键因素、原理,机制。

-20:80法则:关注20%的事情会带来80%的回报的事件上。

--30:70法则:70%听,30%讲

2)经营管理三段论

完善(持续改进)--革新--创新--循环

有时企业内部需要同时进行完善、革新、创新。

3)经营三只眼

一只眼关注企业内部

一只眼关注外部环境

一只眼关注未来发展

4)销售三只眼

一只眼关注销售代表所做

一只眼通过技术服务人员

一只眼通过自己耳闻目睹

4.姜氏英雄论

外部市场环境长期景气时:时世造英雄

外部市场环境长期低迷时:英雄造时世

外部市场环境变化不定时:乱世出英雄

无论市场环境如何变化时:赚钱是英雄(成果是导向)

5.竞争策略

低成本策略/差别化策略/复合型策略(混合型)

提升产品、服务的附加值,为客户创造价值。为客户增加价值。

成本控制中的差别化,差别化中的低成本运营,在降低成本的同时增加差别化。

1)成本领先:

狭义:产品的成本领先。

广义:系统成本(全过程、整个价值链成本领先、运作成本、环节成本等。

2)差别化策略:

狭义:产品功能的差别化。

广义:策略差别化、价值链差别化、经营模式差别化、经营理念差别化、成本结构的差别化、市场运做差别化、服务差别化、系统差别化。

通过创新实现差别化,在低成本运行的前提下实现差别化。


3)内蒙正大的差别化

产品差别--正大糖蜜料、TMR

管理差别化-维、新理念、新思路

培训差别化-拓展训练、体验式培训、心智模式改变(换脑不换人)

经营模式差别--现代奶牛服务中心

策略差别化--核心竞争优势的差别化

从现实市场商战中积累素材,制作正大商战案例(每年制作总结正大十大案例)

差别化一定能为客户创造价值,有助于提升市场竞争力才有意义,同时要衡量产品差别化的成本与收益。

6.利用生命周期论,根据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策略。

--行业的生命周期

--企业的生命周期

--组织的生命周期

--产品的生命周期

--职业生涯的生命周期

--成功的生命周期

高手一出手,便知有没有,无招胜有招,有招看似无。

7.变革与创新-企业永恒的话题

1)风平浪静与急流险滩

学会乱中取胜,在不确定的经营环境中见风使舵,随机应变,处变不惊,沉着应变。

不要为求变而变,有时静观待变、以不变应万变就是最好的应变策略。

不要为求创新而创新,不创新会死路一条,如果创新失败会加速死亡。

求新求变一定要以成果为导向。

2)企业领导人关注焦点应放在企业的外部环境的变化上,善于把握变化带来的机会与威胁,善于趋利避害,扑捉商机。

3)一切外因都是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内因是根本。

企业成败的根本原因在内部,而非来自外部,个人的成败也是如此。归根到底是内部没有做好以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企业往往不是被别人所打败,而是被自己所打-不战自败。

应变力时度势、因势利导、随机应变。

利用天时、地利、人和的方法分析企业的成败。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