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老子道德经解》憨山大师 第二十八章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此承上章行道之妙,而言圣人不以知道为难,而以守道为要妙也。


古德云:“学道,悟之为难;既悟,守之为难。”然行道之妙,实出于守道之要耳。盖此中“知”字,即悟也。“知雄守雌”者,物无与敌谓之雄,柔伏处下谓之雌。溪,乃窊下之地,众水所归之处也。婴儿者,柔和之至也,前云“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然气虽胜物,物有以敌之;而道超万物,物无与敌者,故谓之雄。圣人气与道合,心超物表,无物与敌,而能顺物委蛇,与时俱化,不与物竞,故曰“知其雄,守其雌”。由守其雌,故众德交归,如水之就下,故为天下溪也。由乎处下如溪,故但受而不拒,应而不藏,流润而不竭,故曰“常德不离”。以入物而物不知,如婴儿终日号而嗌不嗄,和之至也,以能胜物而不伤,故曰“复归于婴儿”。


“知白守黑”者,白,谓昭然明白,智无不知之意;黑,昏闷无知之貌。式,谓法则。忒,差谬也。谓圣人智包天地,明并日月,而不自用其知,所谓“明白四达,能无知乎”,故曰“知其白,守其黑”。由其真知而不用其知,故无强知之过谬,故可为天下式。然强知则有谬,谬则有所不知,既有所不知,则知不极矣。今知既无谬,则知无不极,故曰“复归于无极”。


“知荣守辱”者,荣,乃光荣贵高;辱,乃污辱贱下。谷,乃虚而能应者也。朴,谓朴素,乃木之未雕斲也。谓圣人自知道光一世,德贵人臣,而不自有其德,乃以污辱贱下,蒙耻含垢以守之,所谓“光而不耀”,仁常而不居者,虚之至也,故为天下谷。由其虚,故常德乃足,德自足于中,则不缘饰于外,故复归于朴素也。


以虚而能应物,故朴散则为器。圣人以此应运出世,则可以官天地,府万物,故能范围天地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化行于世而无弃人弃物,故曰“大制不割”。割,截断也。不割者,不分彼此界限之意。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不要随意用自己的生活感悟来对别人的生活指手画脚,即使他现在在向你抱怨,这个时候你只要安静就好,因为无论你说的再多,...
    呆萌小阿也阅读 173评论 0 0
  • 放弃控制,邀请孩子合作
    艾古力阅读 75评论 0 0
  • 如果你尊重我,借梯子才能拿到的,我也帮你;若你不尊重我,在手边的,我也不给你,哼哼~但该做的还是会有质量地完成,毕...
    桌子和1106阅读 267评论 0 0
  • 果修法师,沙河佛教协会会长、普照寺住持,一日他说:“人活着,没必要凡事都争个明白。水至清则无鱼,人至清则无朋。 跟...
    为世瑞阅读 1,903评论 0 2
  • 一个人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在延展的时间里,一个人也不可能永远都是此时的自己。实际上,在时间的黑洞里,我们...
    子语风阅读 851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