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有条问题:为什么“读书无用论”会在社会底层得到推崇?
我看见有个回答让我很撼动,有人100%否定“读书无用”,根源是一种恐惧:书上经验不好用了。
(1)书从哪里来?书是经验的总结,有人先去趟路子,走过路,写下总结,这叫书。
(2)有些经验,刚发生,还没写进书里。甚至,新经验 和 书中旧经验,互相矛盾。
如果社会上人人都不读书,那么社会该如何发展,不可否认的是,确实有些人低学历也可以赚大钱,可是那也要有天时地利人和,懂得思考,总结经验,不知道那些说所谓读书无用论的人是怎么想的?
是读书无用?还是自己懒惰读书无用呢?
这个我不深入讲解,毕竟每个人的想法不一样。
但我想说的的是,读书不一定可以改变世界,但是一定可以改变自己的思维,改变自己对世界的看法。就比如,对于读书是否有用这个观点,可以从利弊方面、环境、以及想法方面去思考。
金庸先生的预测为什么每每中的?因为他读透了历史,拥有了智者的思维和敏锐的预感。很多人和我说,现在大学生毕业的工资还不如农民工?
我对他说:你看到的是现在,五年后呢,十年后呢,农民工只能是农民工,他的工资可能永远不会变了,而你是一直在向上。
你可以通过自己的不断地学习,往上爬,可以看见顶峰,这是那些农民工无法了解的高度。
有时候常常看见别人教导自己的小孩,说一定要好好学习,不要像父母那样没文化,什么都不懂,爸爸妈妈不懂的事情,你可以从书上学。
很庆幸我的父母一直有在供我上学,只要我考得上,就给我读。
你身边的人曾经嘲笑过你上学读书吗?反正我有,而且还不止一次,
虽然毕业以后的工资不高,但是我发现自己的思维能力和那些没读书的人不一样,他们经常跟我说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呢?
还没有我工资高,我想啊,我确实不如你,但是我会用时间去证明,我和你们真的不一样,我连和你反驳的想法都没有。
因为我知道我们的知识层面不一样,你也不懂我说什么。我不否定你努力,所以啊,你也别否定我啊。时间会证明。
每个人都是靠主观的认知来理解世界的,但当不愿思考和接纳的生活,这种认知就变成了局限,长期下去,便形成了偏见。
读书,可以带给我们思考的另一种维度,开始扩展自己熟知领域之外的东西,开始克服偏见,使得人更加理性客观。
如果身边还有人说读书无用,那一定是他过的还不够好,或者在底层,没办法,你不能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