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航 凝心 聚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近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西藏林芝市巴宜区林芝镇嘎拉村全体村民的回信中提到;“要切实维护好民族团结,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深刻领会、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这一原则要求,聚焦主责主业,以实际行动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走深走实。

     坚持党建领航,共筑团结“压舱石”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政治保证和最大优势,各级党组织要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不断深化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要严格落实党委(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和“第一议题”制度,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作为其学习的重要内容,通过定期组织专题学习、交流研讨,着力形成以上率下、层层示范的良好氛围。要充分发挥党的领导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先导性、根本性、决定性作用,将民族工作纳入党的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纳入政治考察、巡视巡察、政绩考核等行动中来,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走深走实。要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纳入党员干部学习内容和各级干部教育培训计划中来,作为党校、社会主义学校各类培训课程设置的重要内容,扎实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培训,不断深化党员干部的党性教育。

     坚持宣传凝心,培塑精神“共同体”。要拓展政策宣传教育,加强各族干部群众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教育,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要健全完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利用周一升国旗、农牧民夜校等载体,以“理论+宣讲”“视频+宣讲”“文艺+宣讲”的形式,扎实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活动,切实为广大群众奠定坚实的精神基础和文化基础。要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力度,做好线上线下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融媒体、微信公众号等宣传媒介,开设“时政新闻”“党的二十大精神”等专题专栏,着力营造浓厚氛围,切实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各族群众心中。要大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广泛举办红歌、小品、戏曲等符合基层群众需求、突出区域特色、展现新时代风貌各类文体赛事活动,定期开展“村BA”、“村超”等各类文体活动,常态开展戏曲、舞龙舞狮、腰鼓舞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以强烈的精神文化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坚持认同聚力,系紧情感“同心结”。要深入推进文化润疆工程,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持续繁荣发展,以高质量文化供给满足群众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要聚焦文化润疆工作重点,系统谋划、全面铺开,稳步推进国学文化交流、文化服务能力提升、中华传统文化视觉形象等文化润疆项目,推动以各类文化润疆活动汇聚民心、凝聚民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充分运用博物馆、党校旧址、烈士陵园等各类红色资源,打造精品展览、红色旅游线路、学习体验场景等线路,规范景区、景点、文化遗址解说内容,多角度展现中华文化共同性、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事实,让各族党员干部群众在“亲眼看到、亲耳听到、亲手触到”中受到感染和熏陶。要持续优化公共文化服务,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全面用好闲置阵地,对群众不需要、使用率低、华而不实的功能室及时改造,结合“七下乡村、八进社区”服务清单,推进文化体育、农技推广、法律援助、健康义诊等便民利民服务直达基层、直通民心,让各族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服务,真正以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增强其认同感和归属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