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周末来临的时候,心中难免还有恐惧和失落,总是希望孩子能改变周末作业拖拉的习惯。当看到孩子还是没有多大改变或者没有达到自己心中所想时,情绪红灯还是会亮起来,无法让自己平静。
明明说好的计划安排,结果没有执行,说的很合理,却做不到。这时心中总会有抱怨:说到就要做到,做不到就不说,难道有那么难吗?无法接纳孩子,无法接纳自己啊!这是我要修炼的功课。
当我们实在无法接纳的时候,就接纳自己暂时还不能接纳。我们也需要一个学习和成长的过程,接纳我们还处在学习中。
学会接纳对人生有什么帮助?
1.对自己来说,告别不开心。世界上所有的不开心,都源于不接纳。跟孩子在一起的时候不开心,都是因为你不接纳对方。
2.对对方来说,接纳是所有改变的开始。当你不接纳的时候,对方就会逆反,叛逆,和你对着干。当你接纳的时候,对方就会开启改变的可能。当我们心情平静的时候,我们处理问题的方式和方法,就会很丰富。当我们学会接纳的时候,我们和孩子的亲子关系才会得到提升和改善。
反省:为什么要接纳?不接纳又如何?
接纳就是要看到对方的好,坚持0到100法,去掉我们心中100的标准,从0开始,回归真实的对方,关注拥有和进步。
从大多方面来说,孩子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进。为什么好了之后还希望他更好?这可能源于我们的标准,如果照这个标准,孩子也许永远无法达到我们心中所想。难道人心是一个无底洞吗?永远无法填平沟壑?为什么要对孩子有期许和要求,想想自己做的又有多好?
接纳是接纳当下的真实现状,接受当下的真实水平,而不是接纳某种行为。要真正做到接纳是自己要改变对事情的看法和观点,如果自己对事情的看法没有改变,是很难做到真正的接纳。如果心中有一个标准,就看不到进步和拥有。接纳的目的是为了看到客观,在正面做建设性努力,然后让事情变得越来越好。所以接纳是一切改变的开始。奋斗目标和心中的这个标准不是同一件事。奋斗目标是努力的方向,而心中的标准这个是自己内心设定的“应该”,所有的应该都是不应该。
好像这些道理都明白,理论为什么不能跟实际相结合?真正的接纳为什么难以做到?觉察了还是不能做到,那就接纳自己,接纳暂时的不接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