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与安生:“红白玫瑰”套路外的女性情谊

终于有一部华语电影,愿意在“撕逼抢男人”的套路之外,讲一讲女性之间的情谊。

《七月与安生》讲的,并不是红白玫瑰的故事。

红玫瑰和白玫瑰,写的是男性的摇摆。红玫瑰是选项A,白玫瑰是选项B。两个截然不同的女孩子,在某一个人的选择列表里,并列存在。

一旦将男主角从故事里抽开,红白玫瑰,再无交集。

而七月和安生不同。

不管家明有没有出现,七月和安生,都是对方生命里重要的存在。

七月和安生的交集,始于十三岁。十三岁的安生,乖张叛逆,渴望逃离冷漠压抑的家庭。十三岁的七月,乖巧的外表下藏着对世界的好奇。

七月带着来自家庭的暖色,出现在渴望陪伴的安生面前,像一道光。

安生视七月为依靠,为救赎。

而对七月来说,安生的张扬恣肆,是她狭小天地外的另一个世界。在安生的小摩托上,在安生租来的小屋里,七月隐约触摸到自己性格里的叛逆因子:十三岁那年,砸下报警器的,是大家眼里听话的七月。

七月爱吃包子馅,安生笑着说自己喜欢吃皮。安生嘻嘻哈哈地看着七月挑选内衣。七月哭笑不得地让安生帮自己剪头发……女孩子的情谊,便是在这样琐碎的日常里建立起来的。

你在琐碎里变得重要。

我在琐碎里开始信任。

七月爱家明吗?爱,但没有那么深。比起和家明结婚,“像安生一样自由生活”,是更大的诱惑。她在婚礼前放走家明,义无反顾地朝着自己想要的生活奔去。

安生爱家明吗?缺乏安全感的安生,对一个人的“爱”,必定是建立在陪伴与理解上。对家明某一瞬间的悸动,无法归入“爱”的范畴。

于七月,家明是习惯,是世俗眼光里的“圆满”。

于安生,家明是悸动,终有归于平淡的那一天。

多好。七月和安生都知道自己要什么。她们活着的意义,不是为了抢夺名为“男性”的资源。华语故事里,女孩子的命运,女孩子的升降浮沉,终于不再是由一个男人决定。

这是《七月和安生》的进步之处。一起出现在故事里的女孩子,不再被简单地符号化成红白玫瑰,不再怀着对同性的恶意。她们属于一个阵营,情谊深长,关系亲密。

怀孕的七月来找安生。她们一起照顾七月生下的小孩。

甚至,在七月死亡通知书上签名的,也是安生。

愿意帮助女孩子的,总是女孩子啊。

——这是女性之间本该有的亲密状态。

遗憾的是,这种亲密关系,一直被“围绕一个男人转”的性别制度割裂。

社会教会男性热爱兄弟,却向女孩子们灌输“同性敌人”的说法。

我也不喜欢把七月和安生定义为“女同”。

人和人的情感多样而复杂,我不希望每一种情谊,都被简单粗暴地归入“爱情”。

如果真要定义,七月和安生,该是片名里说的,‘soulmate’ 。

Soulmate, 中文里译作“灵魂伴侣”。然而比起“灵魂伴侣”这样缥缈陌生的译义,我总觉得用中文里说的“知己”来形容,要更贴切一些:

互相懂得,互相扶持着成长。

你身上有我欣赏的、我没有的点。我把这些点纳入自己的性格里,我们一起成为更完整的自己。

——如同安生写的故事,七月在挣脱世俗尺寸之后得到了自由,她则在一段一段的漂流后得到了安定。

特别喜欢影片在这一段的一个小处理:爱穿红衣服的安生换上了沉稳的蓝色,留起了长发;七月剪了短发,配饰是安生以前爱用的红。

愿所有可爱的女孩子都能相亲相爱。我们是最亲密的人。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文/安妮宝贝(庆山) 七月第一次遇见安生的时候,是十三岁的时候。 新生报到会上,一大堆排着队的陌生同学。是炎热的秋...
    秋_Vivian阅读 45,772评论 14 203
  • 七月第一次遇见安生的时候,是十三岁的时候。 新生报到会上,一大堆排着队的陌生同学。是炎热的秋日午后,明亮的阳光照得...
    华洛i阅读 1,442评论 3 21
  • (一) 七月第一次遇见安生的时候,是十三岁的时候。 新生报到会上,一大堆排着队的陌生同学。是炎热的秋日...
    我叫她小胖子阅读 1,775评论 0 9
  • 票圈好多人说被这部电影戳中泪点,就一直想着等考完会计要来看这一部情感被拍的很细腻的电影。墨色的浓云挤压着天空,压抑...
    332sunshine阅读 1,127评论 0 3
  • 人有“贪嗔痴”,佛言“戒定慧”;此生发愿只做有腔调,有温度,有情怀的事!传承行走的力量,以度人之心带人行走! 其实...
    小沫行走在路上阅读 22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