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方知
世人皆有一个习惯,时刻盯着别人的优越,拿别人的优越来和自身的不足比较,结果无他,幸福他就从不光顾我,尽来折腾我来了。
一直有人问我近来如何,这个问题有些不好作答,每每都说:就那样吧,不好不坏,过得去而已。我若回答自己过得不好,那么就有“乱倒垃圾”的嫌疑,每个人都有自己生活的苦楚,我若每次交谈都以吐苦水起头,那么彼此都会沉浸在一种压抑中,增加日常的负压。我若将生活大致描摹一番,大家又或是说上一句:慢慢来,总会好起来的;或是说上一句:真好,真羡慕你!前者大概是我没有大展宏图,过着碌碌无为的生活,后者则是因为我生活虽不怎样,却把小日子过得不错。
有时间就借几本书看,写几篇小短文,听一些喜欢的广播,去影院看几部电影,周末出去四处溜达,拍几张照,偶尔买瓶红酒,吃点小吃,听点音乐……生活总不至于太闲,又似乎是因闲所致。又或者好在我过完了那艰难的一年岁月,不必再伸手向父母要钱,而你正面临那艰难的一年,无去无从,可这所有光鲜亮丽的后面是什么,恐怕只我自己知道。
一个人刚来深圳的时候有哥嫂救济,这其中不乏幸福,然这钱花得并不心安理得,坐车的时候尽量选择最便宜的公交,基本不坐地铁,吃饭的时候眼睛直接瞟向最便宜的,用品除了刷牙洗脸必备的东西,其他都不敢买,不敢生病,生病了没钱买药。不敢出去玩,吃饭坐车都花钱,不敢出去逛街,衣服鞋子都是从学校带来的陈货,拿一百块钱能在深圳用上好几周,每次哥哥说给钱,都拒绝说:“上次给的还没花完呢”,每次哥哥说不要节约,没钱了就说,都是乐得开花似的满口答应。从大学这个坑掉到了社会这个坑,依旧不能“自主”生活。后来有了工资,每次都是发了这个月盼下个月,一个一个缺口地填补,上班快一年,没有任何积蓄,掏出记账本算账,基本不存在乱花费现象。至于上面说的“不错的生活”,不过是我自己选择不能比这样的生活更差了,不能因为生活的艰辛而把生活过得一团糟。
一个同学出国工作了,羡煞一大群人,从她发的图片,感觉环境优渥,生活惬意,还开始自学西班牙语,有翻译作指导,工作也是她一个人独立完成,有考验、有前景……这一切看上去真的是很幸运,很幸福。然现实是第三语言不可能一蹴而就,没有知心朋友,同事也并不多,各有各的事,还存在年龄隔阂,压根没有国内的很多蔬菜,甚至连国内的水果都没有,吃一包跳跳鱼似是吃了久违的大餐,工作因时差而很难同国内的同事探讨。有那么一句话:如果你要寻求孤独,那么就去一个连语言都不相通的地方吧!还有什么比举目无亲、开口无言、寸步难行,身在期中而又不在期间更孤独呢?
另一个同学大四考了银行,当时是我们几个中出路最好的,银行又受到毕业生的众心捧月般追逐,更可以说是许多年轻人的追求,光鲜亮丽,高大上。然同学暂时被分往别处,一个人远赴他乡,基本没什么节假日,一直加班,或者昼夜轮班,加完班之后还要复习,复习完之后还要各种抽查考试,还要进行其他的资格证考试,整个人忙碌得几乎没有喘息的机会。
其实生活就像是药丸,人们肉眼可看到的不过是包裹在外面的糖衣,至于其中的苦涩只有身在其中,亲身品尝的人才知道。每个人的生活都有其优越处,也有其不足之处,只不过我们只把精力放在了别人的优越和自己的不足处而已,换种角度,或许别人也正在羡慕你。
如此又不得不说一说应届毕业生了,我实在不愿意以过来人自居,却又想说上一二。过什么样的生活,更多的是一种选择,能力的涉入面并不是很大,只不过这选择分了明智不明智,不管你选择过什么生活,第一年总是最艰难的,这是必须走的路,躲避不得。也不必过多地羡慕别人,别人展示出来的多半是光鲜亮丽的一面,而其内里如何,你是不知晓的,过什么样的生活都是一种体验,都是一种成长,即便后期发现路走弯了,那也还可以走直,不必畏惧将来。
生活是一种选择,生活的优劣是选择的产物,优劣原本不是优劣,优和劣放在一起便有了优劣之分,你把别人的优拿来和自己比,多半是劣了,你任着杂乱的生活继续杂乱,那便是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