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一下,这节课我们讲了,家庭用角色的形式把家庭成员绑定在一起,这带来了限制,也带来了安全和资源。绝大多数家庭的发展之路,需要一个成员先作出改变,再带动其他的成员协同成长。
这一讲开始,我们讨论一个新的话题,叫做家庭关系。说到家庭,你会想到什么?很多人会说,家是我们最熟悉、最私密的地方,可以帮助我们远离社会的喧嚣。
但是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看。家庭关系也是一种社会关系。家庭中的关系模式,可以看做社会关系的一个缩影。在社会心理学中,家庭关系是最热门的研究领域之一,甚至有专门的学术期刊,就叫《家庭过程研究》。
你可能不太理解这种说法:家庭怎么会是社会关系的缩影?家庭和社会明明是那么不同的两种环境。其实,我们在社会心理学里研究的一切元素,比如社会化、性别角色,还有互补、规则、感知到的期待,全都存在于家庭关系中。接下来,我们就来用这样一个角度,重新认识一下你熟悉的家。
让渡自由,扮演角色
我们从家庭诞生的那一刻讲起。进入家庭,意味着个体要让渡一部分自由,扮演社会要求的角色。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我想请你在有空的时候,找一张你妈妈在结婚以前的照片,那时候她还是一个少女。你看着这张照片想象一下,在那个时间点,这个少女在做什么?想做什么?她未来的人生有哪些可能性?接下来,请你回到现实,看看这个被你称之为“妈妈”的女人,跟照片上的少女相比,有哪些不一样?
在电影《你好,李焕英》里,贾玲扮演的女儿穿越回妈妈的年轻时代,看到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女,跟她记忆中那个劳累、佝偻的中年妇女相比,判若两人。你可能还记得一个关键细节:针线活。本来是一个不擅长家务的女孩,当妈妈之后就学会了缝缝补补,还能在补丁上随手绣一朵小花。
为什么会这样呢?改变人的不只是时间,还有家庭的角色分工。所谓家庭,就是在情感上或是血缘上相互关联的几个人,在一起生活足够长的时间,形成的某种稳定状态。在这个稳态当中,有人要负责做饭,有人负责洗衣服,没钱了要有人想办法去挣,东西坏了要有人修,每件事都会形成固定的角色分工。
孩子的衣服破了,想都不用想,就会去找妈妈。如果找到爸爸,爸爸会说:“去跟你妈说。”妈妈如果活在一个“好妈妈”的角色里,她就不能再推脱,哪怕不会针线活,也必须从头学起。一个少女进入“妈妈”的位置,反复接受磨炼、塑造,最终就会变成标准“妈妈”应该有的样子。
按照传统观念,女性在家庭里承担的责任更大,损失的机会也更多,但这不是这节课的重点,如果你对这个话题感兴趣,可以听听前面关于性别角色的课程。但就算改善了性别之间的平衡,家庭的限制作用始终是存在的:不论是男是女,只要是进入家庭的个体,就要让渡一部分个体的自由。你让渡的自由可能很重大,比如在职业发展与照顾家庭之间做出抉择,也可以非常微小:一家人谁负责开车?谁决定周末去哪里玩?两个人想去不同的饭馆,想看不一样的电影,听谁的?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妈妈能不能看电视?爸爸和儿子闹矛盾,谁会先道歉?单身的时候可以夜夜笙歌,每天晚上看演出看电影、跟朋友们聚会。一旦成家有了孩子,朋友再邀请你晚上出门,你就会说:“对不起,我得在家里陪孩子。”请注意,在这些事情上不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是形成了角色和模式。
通过漫长的互动,家人之间已经形成了惯例,不容更改。有些父母从来没有想过:“晚上孩子写作业,我们夫妻能不能出门看个电影?”而是下意识地认为:“作为父母,当然要把孩子的学习放在第一位,我的需求不重要。”这时候,家庭就成为了一种束缚。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年轻人谈恋爱,但迟迟不肯进入婚姻。恋爱是相对灵活的,一切以自己的感受为依据,任何一方感觉不自在,随时可以说出来,两个人一起想办法。进入家庭之后,就没有这么自由了。
作为家庭咨询师,我见过各种各样痛苦的家庭,一个或几个家庭成员承受着枯燥、辛苦、不堪重负的生活,又无力摆脱。局外人经常替他们想办法: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换一种生活方式吗?他们会告诉你:没办法。为什么呢?因为家庭已经用这种方式运转了很多年,也习惯了这样运转下去。别人会按照你的角色期待你,你也只能一直扮演同样的角色。也就失去了自由的选择权。
约束带来安全
这样一说,家庭好像是一种对个体的束缚。有人也许会问:为什么非要接受这样一种约束呢?原因很简单,每一个催你结婚的长辈都在反复念叨:进入家庭,意味着更稳定、更安全的人生。
跟社会化的原理一样的。进入婚姻就是进入一个共同体,你付出了代价,就会获得好处。
先从外在的好处讲,最早的婚姻制度并非出于亲密关系的需要,而是部落之间需要联姻。两个人是否相爱,生活幸不幸福,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一起生活,一起抚养孩子,他们就成为了“自己人”。这种通过姻亲关系形成的强联结,像一把牢固的大锁,把部落和部落连成更大的共同体。无论是互相建交,还是共同抵御外敌,一段密不可分的关系都可以给他们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你看,约束不见得是坏事,约束带来安全。
到了农业社会,出现了家族的概念,家庭带来的保障作用就更明显了。一个家族“人丁兴旺”,代表他们有更多的劳动力,在经济和社会上都拥有更大的话语权。你为家族贡献自己的力量,当你有需要的时候,家族也会成为你的后盾,为你提供资源。在今天,有些地方仍然保留着这种家族文化。
今天的年轻人可能会说:我一个人就能够照顾好自己,不需要支持。但老一辈会劝你:“等你老了,头疼脑热的时候身边没个人,你就知道家庭有多重要了。”言下之意,家庭的保障作用不但包括当下,还有未来。
这些都是外在的保障。从心理体验看,家庭也是我们内在安全感的源泉。前面讲过依恋,人最早的依恋对象是父母,长大之后就是自己的伴侣,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就是“家人”。家是我们的情感纽带,一想到这些人,你就感到安心。甚至我们的家乡、乡音、家里的食物、小时候的记忆,都会带来情感上的抚慰。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在我们的经验里,家庭意味着回应、安全、忠诚与和谐。世界是不安全的,会发生什么谁都不确定。但家庭永远是确定的。你接受角色对自己的束缚,作为一种代价,就会换来每一个家庭成员对家庭的承诺、忠诚以及对彼此的陪伴。
有人说:你说的是理想的家庭,如果我的家庭没那么好呢?有的父母动不动就冲孩子发火,这种情况下,孩子确实会失去一部分安全感,但他仍然会用自己的方式,在这个不稳定的家庭中寻求掌控感。如果孩子发现,爷爷奶奶对自己更宠溺,他预料到要被父母骂的时候,就去寻求爷爷奶奶的支援。只要家庭角色的关系形成一种稳定模式,哪怕是糟糕的模式,也是一种安全感。
协同成长
你看,家庭跟社会一样限制着我们,也都以共同体的方式提供了便利。那我们究竟应该接受这种角色的限制,还是应该追求个体的自由呢?其实,在二选一的立场之外,还有一种更现实的选择,这也是绝大多数家庭的发展之路,叫做协同成长。
什么叫协同成长呢?我有一个来访者,大学毕业之后还跟自己的父母住在一起,父母也把女儿当成小孩子来照顾。她每天下班,父母都做好了饭在家等她;如果她不回家吃饭,必须给父母打电话,告诉父母今天有什么情况。她的工作、朋友、生活圈子,都会被父母过问。对一个成年人来讲,这种生活并不舒服,但她觉得:父母的生活圈子很小,他们在情感上依赖我,如果我离开他们,他们会无法承受。
这样过了几年,她实在忍不住了,决定搬出去一个人租房子住。一开始,父母坚决反对,但女儿的态度很坚定。她搬出去之后,父母确实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痛苦,不久之后,他们就找到了其他事做。母亲在社区做志愿者,从事公益服务,父亲迷上了摄影,每天去各大公园拍花鸟。老两口还经常一起出去自驾游。
你看,当女儿突破了原来的角色,父亲和母亲也就会相应地做出改变。这是我觉得家庭最神奇的地方:家庭角色之间是环环相扣的。如果有个人打破了原来的角色,就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带来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刚才举的这个例子也可以反过来:在有的家庭中,是父母年纪大了,不想再承担照顾孩子的责任,他们开始关注自己的生活之后,子女也开始变得独立,迈入下一个人生阶段。
这其实就是之前讲过的家庭生命周期。家庭角色会在一段时期内保持相对的稳定,然后从演化停滞中逐步发现危机,经历动荡之后获得新的平衡。改变不但可行,而且是必然的。每一次改变,都需要一个人下决心打破角色,这将是一家人成长的契机。
总结一下,这节课我们讲了,家庭用角色的形式把家庭成员绑定在一起,这带来了限制,也带来了安全和资源。绝大多数家庭的发展之路,需要一个成员先作出改变,再带动其他的成员协同成长。
你在家庭中扮演的是什么角色?这个角色有没有发生过改变呢?期待你的分享,也可以把这节课分享到家庭群里。
在家庭中,除了进入角色,我们也需要跟角色保持适当的距离。下节课,我们来聊聊自我分化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