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向我叹息团队中一个潜质不错的员工离职了,觉得非常可惜,但没办法,因为不可抗力原因。朋友曾多次向我提到过这个员工,应该说是带着炫耀式的夸奖,三个月时间他就非常熟悉公司产品,甚至许多三年的员工都要向他请教产品的知识。他身上有成为优秀的人应该有的潜质:踏实,爱学习,有的人三年都没有掌握的东西,他通过三个月就掌握了,而很还很好。
同样的事情,为什么有的人能够花更少的时间就能掌握,而有的人却花费数倍的时间却往往不得要领呢?
目的的学习
从小身边的人都告诉我们要好好学习,但是没有人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学习。我们一直在接受地都是填鸭式地教学。我们把学习当成拿起一本书,或者打开一个教学视频从头看到尾的行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用“在学习”的状态替代获得知识的快感。
在当下讲究高效的社会中,学习更多的时候应该是功利的,特别是对于在职场打拼的人来说。“好刚应该用在刀刃上”,一天高强度的工作以后,更应该把仅存的那点精力放在最核心的事情上。在公司里面,我见到过好多同事一说学习产品知识,立刻就会打开相关的视频从头看到尾。等到要用的时候,发现曾经看过的东西并不能带给他很好的效果。
盲目的学习比不学习所带给人的危害往往会更大。知识在不断地爆炸,每个行业都有大量的东西需要吸收与消化,盲目学习过后所留下的一地鸡毛会让人产生焦虑的情绪,这种情绪的反馈就是抱怨。在每次学习开始之前,强调自己的目的,明白自己的任务和想要的结果,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找一个好的教练
著名相声演员于谦曾经在采访中透漏,他在当学习相声师从王世臣先生,由于在学员班没有把心思放在学习上,总是不开窍,无论演什么面部表情都没有太大变化。老先生觉得他没有说相声的天赋,打算召集几位老师看看,不行就送他回家。后来一位师哥一手拿着鞭子,一边给于谦开小灶,这才让于谦有了继续留下来学相声的机会,这也才有了后来的“相声皇后”。
在进入新岗位以后,大部分公司都会安排一位老员工带着帮忙熟悉公司环境和公司业务,这是最应该把握的时期。这个时期无论什么样的问题,大部分老员工都愿意帮你回答,手把手教你。不过要注意的事情就是不要问一些太简单或者看资料就能解决的问题,这样不仅无法留下好印象,还会让人觉得你不爱思考,不爱动脑。
如何才能找到一个好教练呢?首先要拥有一个开放积极的心态,许多人抱怨公司,抱怨上司,当你充满抱怨与焦虑的时候,不仅很难静下心去沉淀学习,而且容易看谁都不顺眼,都一般般。另外,不要将自己的学习对象局限在一个人身上,看看身边的同事,了解他们的优点,这样才能更好的学习。
跳出舒适区
工作这么多年,我见过一年经验用了十几年的人,也见过一年就沉淀了别人好多年的经验积累。对于大部分岗位来说,都是简单的工作重复做,许多技能在一两个季度差不多就能够掌握,并且只要你不想学习,也足够应付你所有的工作。
之前听一个做技术的朋友吐槽,有个工作五年的工程师来面试,只会调各种各样的包,对于底层的东西一点都不熟悉,感觉五年时间都浪费了。这样的人在工作生活中肯定少不了,他们也很难能够升职加薪。
在工作中,不仅要学会做好工作,更要努力把工作做精。在纵向上有足够的深度,在横向也有足够的扩展,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不断精进与成长。
除了以上的这些技巧以外,更重要的需要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还有对于自我不断的要求。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做让自己成长的事情比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