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有人走的路》带给我什么(三)克服懒惰

懒惰是万恶之源!

懒惰是万恶之源,对于这个提法我是深有体会的,因为我原来就是一个懒人,不愿意思考问题,有消极情绪,不爱看书,不爱学习,更别提写作了,在此之前,我从来没认真的写过什么。思想上的懒惰带来了身体上的懒惰,所以长了一身肥肉。

懒惰是人的本能反映,跟很多动物一样,吃饱了就想睡觉,这是大脑的自然反映。动物园里的动物,由于有人喂食,所以吃完了,他们基本都是休息状态,散散步、调调情、睡睡觉。

人类能成为地球的统治者,是因为人有意识,人的意识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控制自己的大脑,大脑再去发出指令。因此,懒惰的根源在于不发挥意识的控制作用,任凭大脑胡作非为。一定程度上讲,懒人成为了大脑的奴隶。

我们试着把大脑独立出来想象一下,人的意识要求大脑工作,大脑工作需要消耗细胞,相当于是大脑牺牲自己,出于对自己的保护,大脑会去抵抗。在大脑和意识死磕的过程中,如果意识获胜,那么表现出来就是勤奋,善于思考,如果大脑获胜,结果就是懒惰。可能还是有人一头雾水,举个简单的例子,工作了一天特别困,大脑就会发出指令,去睡吧,这时候,意识出来提醒你,喂喂,牙还没刷,澡也没洗,先别睡,如果你还是去睡了,说明大脑胜出。

看了上面那个例子,你可能恍然大悟,原来自己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懒啊,很多情况下还是很理智的。是的,例子虽然简单,但我理解确实就是这么回事。因此,要想不懒惰,就要你帮着意识去战胜大脑,长此以往,大脑就会主动认输,任凭意识的摆布,也就是像你希望的方向发展。好了,如果你觉得你可以,拿上大刀长矛把大脑干个片甲不留,最好直捣黄龙,直接把意识放进大脑里,那你就不会再有懒惰了。

意识就都是好的吗,干嘛要听他的?这个不用怀疑,人本原的意识都是好的,如果没有精神疾病,所有人都想当个好人,都想积极工作,都想幸福生活,心中都有善念,都想快乐,都想为社会为人类做出自己的贡献,这些都是意识,就像我之前关于目标那篇文章一样,每个人在临死的时候都希望自己最亲近的人能认可他,这个社会或国家认可他。虽然明白了,如果还是做不到,那么继续往下看。

正确的对待时间,可以一定程度克服懒惰,时间就是生命,但像珍惜生命一样珍惜时间的人不多,懒惰的每一分钟都是对自己生命的耗费,懒惰的人是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的,就算感觉到了,最多是唉声叹气,无可奈何,第二天还涛声依旧。在《把时间当朋友》这本书里有个小方法,可以尝试,每天记录自己做了什么并消耗多少时间,当你诚实的记录了这些,你会发现浪费了太多时间,慢慢地你会改变对时间的态度。去做好计划,工作之余你可以看书,可以学习,哪怕看似无关紧要的,只要对提升自己有帮助的,只要没虚度就可以了,等养成了习惯你就不用再去记录了,你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将很有意义。

合理的计划,可以一定程度上克服懒惰,这里我强调计划的合理性,很多人制定了计划和目标,但是如果好高骛远导致无法实施,那等于没做。譬如我有个跑步计划,初跑着别指望第一天开始就跑10公里,步要一步一步跑,跑累了走走,但是做好计划就要立即执行,不能拖沓,关于怎么跑步,我之前写过一篇文章,这里不赘述了。总之,计划要符合实际,小步快跑,做短期计划,从半天或1天的计划开始。

自律和毅力,从本质上讲,自律和毅力都是意识和大脑pk的过程,自律就是在没有任何督促的情况下,做好人、干好事。自律是可以培养的,从小事开始,比如不乱扔垃圾。再来点正能量,其实我党的八项规定就是从小事(身边事)让官员自律的一种表现,小事做到了自律才能在大事上不迷糊,一件小事能做到长期自律就自然变成了毅力。再逐渐提高自律的难度,长期坚持,务期必成。

文章到到结尾了我竟然忘记了推荐《少有人走的路》,我的这些感悟都是来源这本书,心智真正成熟起来的人完全可以克服懒惰,心智成熟就是意识强大的过程,人用意是克服了思想上的懒惰,身体也就不懒了。同时,通过学习和思考还能不断提升自己的心智,人生就会得到升华。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序 1.人可以拒绝任何东西,但是不能拒绝成熟。拒绝成熟,实际上就是在规避问题、逃避痛苦。规避问题和逃避痛苦的趋向,...
    吴玉纯阅读 7,473评论 4 19
  • 让我再看你最后一眼 火车上,王申在自己的座位上昏昏欲睡,经过两天两夜的煎熬,王申从中国的大西南“奔袭”到黑龙江的齐...
    杨振兴阅读 1,768评论 0 0
  • 无差别对待,赋能于人!——太阳系法则
    琦丽_819e阅读 897评论 0 0
  • 失踪的岁月(短篇小说) 1 那天下午,是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王轶男被妻子柳如蝉拉去逛街。 他们走近街心十字路口的时...
    独行的老雕虫阅读 4,377评论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