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篇>
丁三
戊一∶ 欲乐不可著,散乱多众苦,依慈住净戒,修定最为乐。
现在再说修定福业。有人以为∶布施是积极的利他的善行;持戒仅是克己的消极的德行;修定,这有什麽福善可说呢?不知道佛法以『自净其意』为关捩,而在世间法中,惟有修定才能达成这一目的。凡是德化的政治,德化的宗教,论究到德行的根本,就不能不探究到内心。如儒者以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而这非修身不可。『自天子以至於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而修身还要从『致知』,『诚意』,『正心』中做去。根本而彻底的问题,在自己的内心。定心清净而没有染污的扰乱,这还不能说是善吗?这是更可贵的德行!如大学的『知止而後能定』,到『安而後能得』,便是世间修定福业的内心过程。为什麽要修定?理由非常多,但主要是,认为这个罪恶的现实人间,有两大症结,非修定不能对治。一、「欲乐」∶人类对於物质的欲乐,适合自己情意的色声香味触,及男女的欲乐,都是贪恋不舍的。现在的欲乐,耽著不舍。过去的欲乐,念念不忘。未来的欲乐,盲目的追求著。这些欲乐,没有的苦求不已;得到了,又怕失去;失去了,忧苦得了不得!试想∶人间的一切问题── 社会,经济,政治等一切,那一样不是为了大家的贪求欲乐而存在。欲乐是「不可著」的,如刀头的蜜,似乎有味,而不知接著是割舌的苦恼。二、「散乱」∶人心是散乱的,比猴子的躁动还厉害若干倍。由於内心的散乱,情意容易冲动,认识不能明确(散乱重的,连世间学都不能了解),自己不能控制自己,一味随著环境而转动。散乱为引起颠倒烦恼的有力因素,使人陷溺於多忧「多」「苦」的欲海,不能自拔。修定才能不受欲乐的系缚,不为散乱所娆乱,心地明净安定,而有自主的自由。
但修习禅定,不可不先有两项准备,否则可能会弊多於利。一、「依」於「慈」心∶修定,不是为了好奇,不是企图满足无限的欲乐,延寿长生,或者为了引发神通来报仇;要存著慈念,就是利乐众生的意念来修定。有慈心,心地就柔和,容易修习成就。成就了,也不会利用定力通力来娆乱众生,如聚众作乱等。二、「住」於「净戒」∶必须受持净戒(十善等),身口有善良的德行。如行业不端,修定就会招魔著邪。成就定力,也是邪定,结果是成为魔王眷属,自害害人。
在未修前,应确信∶在世间法中,「修定」是「最为」安「乐」的。世间乐,莫过於五欲之乐,男女淫乐是最胜了,但比起定乐来,简直不可比拟。定中的喜乐,彻骨彻髓,『周遍浃洽』,如大雨滂沱,从沟渠到池沼,到处大水遍满一样。如能确切信解,修定能引发世间无比的喜乐,那在修习时,就能不系恋外物的欲乐,持之以恒,不断不懈的修去。
思考题:
1、为什么要修定?
2、修定要具足什么条件?
3、修定对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帮助?
作业:背诵——欲乐不可著,散乱多众苦,依慈住净戒,修定最为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