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个年轻的篮球运动员被告知,取胜是赢家唯一要做的事,那么当他错过了第一个获胜机会的话,就会萎靡不振。如果一个体操运动员或芭蕾舞演员被告知,她的自我价值,离不开她那完美苗条的身材,那么以后她怎样来处理伤痛,结束短暂的职业生涯后又将如何对待自己的生活?如果一位商人一直要培育维护一个完美的形象,那么他又如何能从错误中吸取经验教训呢?
这样的场景,或许我们每一个人都曾经遇到过,就像我们在考场上一边算着分数一边答题,也像我们在人生比赛的道路上一边数着名次一边往前走。在这样的状态下,我们是否还记得我们曾经真正需要关注的是什么?
《学习之道》这本书,告诉了很多曾经我们不为所知,而在我们学习的生涯中将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提出了这样三个问题:
问题1:作者所说的学习之道到底是什么?
问题2:在学习中我们最应该关注的是什么?
问题3:是什么,让我们通过学习抵达卓越?
01
如何面对失败,就是我们真正的学习之道。
拥有健康的心态,能够从每次经历不论好与坏中都有所心得,这样的人才能一路走下去,并且一路都能走得很开心。当然,真正的挑战,是面临着危险或在战斗中受了伤,如何能继续保持这种长期视角?这一点或许也是我们最大的障碍,恰恰就是学习之道的核心所在。
我们可以把学习者分为“整体理论”学习者和“渐进理论”学习者。整体利用邪气者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天赋论的这部分人,他们认为失败就是因为自己不够聪明,他们往往得益于自己一时的聪明而不敢面对困难或者失败。而渐进理论学习者更多的是追求自身努力的结果。他们认为自己取得的成绩与自己的努力是成正比的。这时候,当他们遭遇困难,他们就会用更加努力的学习去面对困难,克服困难。所以只有我们自己在内心之中克服了天赋理论,基因理论认为每一个人都可以成就自己的人生,我们才能够把自己变成一个渐进理论学习者,我们也才能够真正勇敢的去面对挫折。
02
在学习中,我们最应该关注的是自己内心的成长,尤其是面对挫折时自己内心的成长。
我们必须要明白获胜不是唯一的目标。我们必须要对于自己在学习过程当中遇到挫折时,去正确面对自己的努力,而不是结果作出反馈,帮助我们自己建立一种“过程第一”的理念。这种理念,才能平衡我们长期的过程与短期的目标。我们也就不会陷入,当失败时,总为自己找借口的窘境。
我们在学习过程当中要对自己的心理状况有着明确的认识,并且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时刻去反省自己短期目标是否达成,这样会让我们在心理上更趋成熟,对坏习惯也更加敏感。我们只有不断训练自己的内心,推动自我探寻自我能力的极限,我们才会取得进步。
这也就是在《刻意练习》中所说的我们在练习的过程当中不断的去构筑自我的心理表征的过程,只有我们对于心理表征有了一个完善的建设过程,我们才能明确我们所做的这一切是不是达到了最好的标准,并且能够给自己一个最为及时的反馈。
03
我们能成为顶尖选手并没有什么秘诀,而是对可能是基本技能的东西有更深的理解。
每天都要学得更深一点,而不是更广一点。因为学得更深,可以让我们把我们潜力中那些看不见感受不到但又极具创造力的部分挖掘出来。
作者对于自己在练习直拳拳法时的每一个细节都做了非常细致入微的描绘,更重要的是这种描绘是对他自己心理表征的完全肢解,让我们看到了他在如何出拳,如何转身,如何让自己的力量运用到自己的指尖。那么在这一刻,作者其实是在用慢速的照相的方式来感受自己的内心,并完成一个动作。正因为这种动作的分解,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刻意练习者如何把基础练习做到了极致,这才是我们一个普通人如何通过刻意练习从新手到大师的秘诀。
04
每一个人都可以通过学习来达到自己想要的境界。首先,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我们要有一个好的心态,如果思维足够放松,你就可以准确迅速的处理你面前的事情,同时对你周边的事物保持明确的意识。
我们还要有做到一等努力的追求,如果你的目标只是做到中等,那你出错的空间就会很大。
我们要勇敢的面对我们所遇到的挫折和困难,学会从挫折中不断的去学习,并加强自己心理素质和心理表征的重建,这样我们就可以利用在我们失败时空闲的时间来逆转困境,为我所用。
不要放松最基础的练习,我们要在最基础的练习中去细细的体会细节,把这些细节作为基础,我们就可以从细微的反应和变化当中去体会到完成巨大目标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