瞎侃文字的发展

古人才是断舍离的巅峰。

古诗的精炼能一个字说清楚,绝不多半个字。

寥寥几字,即能展现出景、物、事全貌、及情绪情感的无限内容。

为什么古人如此惜墨,今天的人与古人背道而驰,彻底丢弃了古人传统,动不动几百万字,哪里有那么多废话。

可能是工具的原因,在龟背上刻字一定不会简单,在竹简刻字也麻烦,背出门也不容易,能少刻一个字就少刻一个字。

什么时候出现用毛笔写字的,写在绢上,绢太贵,少几个字就行了。

就连皇上都买不起绢,总是说“皇帝诏曰”就完事,从来不说经过与宰相及大臣开会研究,深思熟虑做出如下决定,否则那得多大一块绢才够。

社会进步,物质丰富,造成巨大的变革。

造纸术改变了话术,一个字能说明白的,非要弄五百字,显得重视。所以,后来七绝、五律少了,白话本多起来。哈哈,胡扯,唐宋时代造纸术什么情况?

是因为经济条件吗?

曹雪芹家很有钱,但不是败落了吗?那时候还有一句话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能读私塾就是文化人,他还有钱买纸买墨,还有饭吃,还有时间墨迹出千古流芳的恢宏巨著。

钢笔比毛笔好写好用,时间走到今天,全国人都有文化,有时候大家用一百万字解释一句话,也不一定明白在说什么。家书算什么?毛毛雨啦!摘抄、写笔记、写日记、写情书、写变天账、写赞美诗、写诬告信,无需求人,全部自己搞定。

刚开始出现电子办公时,组织上的意思是节约用纸笔,节约时间,提高效率。

结果大家更忙了,材料传下来,都顾不上看。我看到大家这样忙碌,心里很不是滋味,我曾经在饭馆里看见一个小伙计,一边拖地一边看手机文件,差点摔一跤,被老板吼的跟猴子一样。

我也曾经在政府办公大楼里,听到公务员忙里偷闲斗地主,喝一口茶,干一个王炸,看见女士们都在淘衣服,一群女人围着电脑研究一件衣裳的款式价格质地,每个人都忙得不亦乐乎,让领导心痛不已,大家对领导的发言稿反馈的是更多的掌声和点赞,一团和气。

有一年我去住院,从医生到护士长都很忙,看上去二十出头的年轻医生,开药就翻书,空闲就翻手机。我是常年不明原因低烧住院,医生开了一堆检查单,最后检查结果下来,他看了一下,确诊说你没有得伤寒,就让我回家了,这是市立医院啊,我真是服了,谁告诉他我是来排除伤寒的了。我回家继续不明所以地午后低烧,直到去异地找著名中医。后来,我自学成才,成为一名出色的度娘医生,有什么问题,自己瞎折腾也超越那个只开化验单的小伙子了。

很多人上班很忙,一边忙一边有怨气。说以前只写一份材料就可以了,单位只有文字秘书和打字复印室忙,现在倒是节约纸张和打印机了,问题是所有人都变成了秘书,每个人都得写东西上传给领导看。以前照相很珍贵,童年都没留下来照片,现在照相方便了,可是别提多烦了,单位要写公众号,动不动要集体去摆Pose,尤其是漂亮女领导最爱,心安理得的强硬推出写真照,你可以不爱看,但需要扣你工资,你还得念检讨书。看完得一定要点赞表示证明到此一游,男同事没什么大意见,老年女同事对此深恶痛绝,青春韶光已逝,谁愿意用寡黄皱纹的脸去衬托别人的青春和靓丽?私下里诅咒那女领导,毫不留情。

最忙的人肯定还是属我了,本来我家一日三餐,可以变点小花样,拖地扫地也凑合。现在忙的是头不梳脸不洗,晚上不睡,早上不起。美其名曰当作家,实现年轻时的梦想,实际上骗的了鬼,骗不了自己,想必不说大家也知道我在忙什么,反正很多人大同小异。

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也是一个最好的时代。因为大家都很浮躁,心不在焉。像我这样写一篇文章要休息八次,去翻八个平台,顺便还去打了几把麻将,而你只需要沉下心来,一心一意专注做一件事情,成功的概率就一定会大大提升。



明媚春光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