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桥宅居琐记】13

图片发自简书App

天色阴沉,似蒙一层帷幕。

洗漱后,至楼下吃早点,清晨尚早,路人还稀疏,宁静之氛围沐浴身心,感觉甚佳。

竹林桥畔有一粥铺,老汉经营已半生。独一人,不卖其他,唯有白粥与油条。柳木桌上搁一碟自制盐豆,蓝线格子碗盛,粥没蓝线刚好;油条乃纯豆油炸出,径小焦黄,食之方便,软酥而不腻!

饭后,去姨婆店里帮忙,姨公因节前旅行,颠簸劳累之故,抑或水土不服之原因,从而引诱了痼疾复发,此时尚在医院静养,已数日。

阿姐昨日返沪工作,心虽有担忧,然生活如此,不如意八九!乃噙泪离家,伤感!

抵达公司后,即与我电话,千般叮嘱,要我闲时勤去照应,音颤颤,悲戚!由此,我才方知姨公事,去医院里探望,店里帮忙!

图片发自简书App

童巷尽头,一爿单室门店,左侧植有一株环抱大榕树之,即是姨婆家鱼馆。橡木黑匾额,高悬木门正顶上方,银色描金漆“海生鱼馆”四个大字。姨公祖籍宁波镇海,名讳‘张海生’,鱼馆因此而得名。

此店经营了多少年,已然记不清,只儿时有记忆起,便有该鱼馆。

往来客人,皆为多年街坊,所卖之鱼,亦不过寥寥几类,无非鲫鱼、火头、鲢鱼类,价格便宜,食之鲜美。

图片发自简书App

虽是来帮工,然整整早晨,自店内,呆呆怔怔,甚迷糊!事虽小,却也毫无头绪,唯有干站一侧,时帮姨婆拎荷叶裹鱼,其他概不会!由此晓知,事无巨细之道理,万般皆有学问,尚学。

姨婆所用称鱼工具,乃是古时杆秤,小小铜秤砣,熠熠生辉,映射出浓浓的烟火味儿,时代气息。

二老所经营鱼馆,已不单为赚钱,生计,而已是生活之一部分,早就融入生命,血液脉动。

至此,店已非店,若孩!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转眼间,经历的种种,总是不能接受,不愿承认,不想去想,但是却是真真实实的存在了。似是坏梦,还没有醒。 ...
    行云流水畅遨游阅读 3,064评论 4 0
  • 在名古屋地铁站买到一日券(760日元)后,就开始了一日的行程。 我发现古建筑和历史文化对于我们来说只能是走马观花,...
    小墩子阅读 1,839评论 0 0
  • 2017年的第一天睡到自然醒,带着儿子一早我们就出发了…… 昨天晚上查了一下地图,打算今天到山城步道去徒步,在微博...
    林夕子song阅读 1,306评论 0 0
  • 2017年12月06日 星期三 晴 心情美丽今天是特训第十七天,愿意做的事情你就会想出各种办法来完成,不想做的...
    happy1119阅读 2,087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