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看了一篇名为《罗振宇的骗局》的文章,被这个标题吸引,作为一个在《得到》APP上花了些银子的罗粉,一开始我还是抱着一些敌对的态度来看的,等到看完通篇,还是对文中的很多观点保持深度的赞同,我就简单梳理一下我的学习经历和感悟,给俱乐部的会员做一下分享。
做一个有目标的学习者
对于《得到》这个APP,我用了快一年了,在里面学习了不少知识,至少积累了不少的谈资,而谈到这个知识付费的产品真正给我带来的收获,绝不是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优势感。简单讲,收获有两点,首先,很多课程把里面的知识理论进行了概念化整理和解释,在很多时候跟对这个概念有认知的人交流时,就变得很容易沟通,效率就会提高;其次,在一些事情的理解认知上,确实有了新的变化,这个变化不好衡量或者描述,但是对创业和课程打造确实有帮助。
但是,近段时间,随着购买课程和推荐内容的增多,一种焦虑也随之而来,这么多内容,什么时候才能学习完?第一季的内容还没听完,第二季就又出来了,而且还忍不住想听,每一篇都挺精彩,但是时间有限,于是,为了加快学习进度,我就开始调整播放音频的速度,但是,负面效应也随之而来,很多内容消化不良,一些课程或者书反而要反复听两三遍,效率反而低了。同时,随着内容的增多,这种碎片化学习的不系统性,让我逐渐有种被知识这个深不见底的海洋淹没的窒息感,这种不断的增加的焦虑和痛苦也逐渐让我失去了一些目标感。
于是,我开始反思,用庄子的话来说,“生命诚可贵,求知价更高,不学会舍弃,就是憨头脑”(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于是,关于很多跟我目前大订单销售课程的扩充内容无关的知识,逐渐被放在次要的学习目标中,丢下了一些包袱,感觉也轻松了一些。
因此,关于俱乐部活动的内容,我有一个想法,就是每次活动的内容主题我们提前定好,各位如果感兴趣,就来听来探讨,毕竟,不是每个内容都一定适合你,制定好自己的目标,比盲目学习更重要。
实战·知行合一的有效路径
《得到》在我早期学习的过程中,有一个比较好的习惯,就是关于一些比较不错的文章或者观点,我会反复听这个课三遍,有时这些内容全听下来还要一个小时,听三遍基本就会花费我半天的时间,但是效果很不错:第一遍,听内容,听课程的轮廓,在脑海里构架一个这个课程的框架,第二遍,听内容的逻辑思路和内在关联,并逐句把一些关键内容做笔记,而第三遍就听一些内容,停下来,简记一些自己理解的案例,并考虑哪些课程中可能会应用到。
这就是同样听课,不去做深度思考,别人的知识也永远转化不成你的认知理解。这是我对于知识转化为认知进行“缝合”的第一个动作。参与过我付费课程的学员都知道,我会强制要求他们写课程总结,为的也是让大家做“缝合”这个动作。因此,我也希望我们的会员,也可以尝试着逼一下自己走出舒适区,每周写一些文字,大家一起来学习提高,作为激励,各位精彩的文章,我也争得各位的同意,把这些的内容收录到未来我的书中,并署上各位的名字!
认知转化的第二步就是要实战操作。记得我今年第一次拜访谷总沟通安克诺斯培训班的时候,用SPIN的技法进行了一次对话,最后效果我们都很满意,也让我对这个知识点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此外,我在走访很多企业时,也会根据他们的业务状况,提出一些具有实战可操作性的做法,比较多的朋友也对这种沟通比较满意。因此,我们的俱乐部未来想做的更有价值的关键点,就是如何找到一些具有实战研讨价值的主题,这个就需要各位的积极参与了,只有实战,才是知行合一的有效路径。
讲到这里,免不了王婆自夸一下。我之所以对公开课有一些看法,如果一个老师讲的内容,没有通过前期对你的企业的特点进行调研,那么这个课程就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知识,而这个知识如果你只是听了,不管你花多少钱,估计能给你带来转化和积累的东西也不会太多,那这个课程的收获就十分有限了。同样,如果这个课程如果不能给你一个好的工具或者具体解决问题的做法,那也只能是纸上谈兵。我之所以要在培训前做企业调研,要求做实战演练,也是这个目的。
分享·拓展自己无限链接的可能
说实在的,我其实不算是一个优秀的销售,因为我的业绩不算好。但是,我自认为我是一个具有高思考力的人,并且具有一个开放的心态,我喜欢尝试一些没有做过的事,如果让我探索一个新的行业,我会很乐意,但是让我去守一个旧的成形的客户,或者每天去重复一些已经熟练的事,我就会懒惰。
在我开始做培训的这大半年,我也接触了很多公司和人,我有一个非常强烈的感触,就是,每次和自己熟悉的圈子之外的人接触,你都会有更多的收获,而且,在跟他们聊天的过程中,总会有一些和原先自己圈子里契合的朋友或者业务,有机会去进行跨界合作的,比如,我认识的一个做地库车位智能微交通管理的公司,我就在想,其实他们就应该有机会和我之前合作的弱电设计公司、地产商客户和富士道闸的代理商合作。也许你无意的一次链接,就可能触发一次生意或者合作呢?
我在将近17年的职业生涯中,换了很多个工作,2014年我辞掉干了8年神码的工作时也挣扎了很久,但是,考虑到分销业务我已经驾轻就熟时我还是离开了。也就是我一次次的走出去,见到不同行业的人,了解他们的生意和模式,学习他们的语言和文化,才拓展了很多自己的思路和视野,也让我有机会开创性的去做了一些还值得未来给孩子们吹吹牛的事,这些,都是托了开放的心态和拓展自己链接的福。
因此,我也希望,我的俱乐部的会员,开放你们的心怀,在我们交流的过程中,无论是自己的还是别人,一些好的文章和观点,都在你的朋友圈来分享一下,谁知道你和别人的未来就没有一次交集的可能呢?
以上,也算是我的一些学习心得,希望大家在这个俱乐部里,都能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