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像摄影笔记:光的理论知识

光的三要素:1,光的亮度,当相机的光圈已经最大的时候,又不想调感光度的时候,可以通过增加光的亮度来实现

2,光源与被摄物体的距离。距离拉远一倍,光的强度减弱4倍。

3,光的面积,面积越大明暗交界处越模糊,对比度比较小。面积越小明暗交界处越锐利,对比度比较大。

光源的成分:直射光、反射光、漫反射(光照在墙上反射在物体上的光叫漫反射)、散射光(光通过窗帘、白布射在人的身上)阴天就是散射光

反光率:物体反射光线的能力


二光的方向(光相对相机来说明)

1:顺光,立体感不强,平面化,缺乏质感,拍出的人物显胖

2:45度侧光,突出结构,突显质感,人物身材线条突出(拍建筑,皮毛,山体很突显质感)

3:正测光,立体感强,会让人显瘦,具有神秘感凸显英雄气概,突显事物质感

4侧逆光,受光面显示1/4,视觉冲击力强,让画面现显得很安静,可以带来轮廓光(可以将主体和背景分开来)可以增强透明物体的透明感,可以带来想象空间

5逆光,剪影(体现同一类人物)神密感,增加透明感,表现完整的轮廓光,可以带来丁达尔光。


光的方向(以人物为主)

顶光:眼袋明显,下巴显黑,在某些情况下突显观感,直立的物体立体感强、质感强,平面物体缺乏质感

底光:俗称鬼光(当下面出现白色东西时候要注意是否出现底光)


组合用光:主光、辅光、点缀光、轮廓光、环境光


光的色彩:光的色彩受色温影响,环境光的影响,人造光的影响

自然光:黎明光(鱼肚白)清晨光(白光、金黄光、紫金光、有雾气极少情况出现粉红色光)白昼光(色温基本是白色的,时间在上午10点到下午三四点左右,明亮的、不偏色的光,海会被射透,可以看到浅海底)日落光(亮白色、黄色、橙色、蓝色、红光、紫光),黄昏光(光线柔和有黄光,带有少许紫,也有蓝光),月夜光(典型色是青色,会有孤独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