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继续看小马宋的书《朋友圈的尖子生》,看的是讲脱不花(罗辑思维的CEO)的一章。这个章节里讲了许多故事,小马宋是怎么认识罗振宇和脱不花的,脱不花又是怎么认识那么多牛逼人士比如当时奥美的总经理湛祥国、惠普公司的首席知识管高建华、蒙牛集团的创始人牛根生等等,都非常传奇有意思,读起来过瘾又很有启发。今天想写一些关于社交方面的思考。
1. 社交的本质,就是“我可以如何帮到你”
如何连接牛人呢?小马宋第一次见到罗振宇的时候,想引起罗振宇注意,除了在自我介绍时把个人经历中最硬的部分(奥美副创意总监,戛纳广告节获奖等)拿出来说之外,更重要的是,他提到了一件事儿,他在只有2万粉丝的公众号里,卖自己的书《一本全是广告的书》,卖了1万本。50%的购买率,现在看来都很惊人。因此,罗振宇就觉得很厉害,觉得可以聊聊。聊天中小马宋又说起自己可以帮助罗辑思维策划一期广告专辑,并大概说了自己的计划,于是两人就有了合作的基础。
在社交中,尤其是陌生社交,本质就是价值的交换,你有什么,我有什么,我能够帮到你什么?我们可以一起做些什么?只有当你有过硬的本事或者资源,并且你这个过硬的本事或资源还恰好能帮到对方的时候,这个社交才是有效的,这个人才可以称为你的“人脉”。
所以想要与陌生人,尤其是与牛逼的陌生人建立长期的联系,首先得有个契机,或者说见面理由,见了面之后,还要明确沟通好,我有什么,我能帮你做什么,我们能一起做些什么,于是就有了建立联系的理由,等到事情真正做起来,就有了持续见面的理由。
当然,这一切都是建立在,你有能力帮助别人的基础上的。在这之前,专心积累好自己的能力或资源,才是头等大事儿。
2. 求助意识
在看脱不花的故事时,我发现她特别有“求助意识”。什么意思?就是当她需要帮助的时候,就会想在这个领域,谁最厉害?然后甭管认不认识对方,就想法设法地去找到对方请教问题。最后她都还成功了,当时她才不到20岁。她都求助过谁呢?安利中国的总经理郑李锦芬,点子大王何阳,经济界名人温元凯,易学专家张其成……等等吧,千奇百怪,但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
先不说她是如何联系到这些人并成功寻求到帮助的,就单单讲一下这个求助的意识。因为我自己就是一个求助意识极差的人。遇到问题,总想着自己解决,不想麻烦别人,但这样带来的问题是,我只能永远在自己的认知范围内找到最优解,也许问题能解决得不错,但是我永远突破不了自己的认知边界。
但是求助别人就完全不一样了,对方的认知不同,就会给我带来新思路和新启发,我就会从一个我完全想不到的角度去理解和解决事情,那我的认知就有了提升,尤其当对方足够厉害的时候,我就有了足够大的提升,而这个提升如果让我自己摸索,也许要花很多年。想到这里感觉自己浪费了多少次提升认知的机会啊。
所以,求助是一件非常重要的、能够提升认知额、最差也是能带来启发的事情。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求助也是维护彼此关系必不可少的手段。今天我帮了你,明天你再帮帮我,一来一往,感情就又加深了一层。
那我以前为什么会不愿意求助别人呢?除了怕浪费对方的时间,其实最根本的,是怕被拒绝。但是转念想一想,被拒绝了又怎么样?出了面子上不好看点儿,也不会损失什么,最差的情况,不还是回来自个儿解决么。所以,不要怕被拒绝,再不要脸一点,面子是世界上最没用的东西,扔掉吧。(悄悄对自己说)
说点儿题外话:这两天每天看完书,写完文章都1点了,但其实本来可以12点前完成睡觉的,但还是挤出了点时间和朋友们玩儿百万英雄答题哈哈。无论多忙,都想写完再睡,看来我真的算是很喜欢思考和写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