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前,「36氪游戏」通过《捞女游戏》发布PV的B站账号,联系到了项目组的同事,希望能够与这款情感互动游戏的核心主创、中国香港知名导演胡耀辉进行交流。
但因为游戏临近上线,项目组和导演现阶段太忙,这次交流最终没能实现。然而让我们没想到的是,这款游戏竟成了2025年暑期档讨论热度最高的非大厂出品的游戏。
📢提示:文章排版原因,资源链接地址放在文章最下面👇👇,往下翻就行
📢提示:文章排版原因,资源链接地址放在文章最下面👇👇,往下翻就行
6月19日,《捞女游戏》正式上架Steam,首日便冲上微博热搜,无数网友在知乎、虎扑等平台上展开了热烈讨论。截至目前,它在Steam获得了7000余条评价,96%好评如潮,并登顶了Steam销量榜。
上线次日,该游戏导演在各大社交媒体的账号开始被封禁。极目视频发文抨击了《捞女游戏》污名化女性、挑起性别对立的内容内核,而游戏也紧急将其在Steam平台上的名字改为《情感反诈模拟器》。
事实上,无论是《捞女游戏》还是《情感反诈模拟器》,从名字里都能看出这款游戏的爆点,而评价也因此两极分化——在以玩家群体为核心的Steam上好评不断,但同时,因为它的题材特殊性,社区中也出现了各种争议和讨论。一方面,游戏相关矩阵内容遭到大面积举报,内置的留言互助板功能也因不知名原因清空并下线。
另一方面,这些争议也反向促进了更多的玩家入手《情感反诈模拟器》,哪怕自己可能未必会上手游玩。
单从产品角度来看,这款游戏的题材定调确实过于……直接而大胆。
它走的不是《完蛋!我被美女包围了》那一系恋爱影游兜售情绪价值和特别福利的路子,而是颇为粗暴地揭开了当下社会爱情与物欲之间的界限。同时,它切入的也是当下互联网最敏感的一个话题——男女对立与情感欺诈。
只是在敏感话题之外,我们更希望能和大家聊聊产品本身。作为行业观察者,我们当然希望爆款游戏和热点话题能够引起更多人的关注,但毕竟没有完整体验游戏并和项目组交流游戏理念,所以也不能贸然对游戏下定义或妄加揣测。
因此,我们在社区粉丝中邀请了一位体验过十多款互动影游的玩家,在完整体验《情感反诈模拟器》后,写了一篇“玩后感”。以下是这位玩家投稿的部分内容:
其实《情感反诈模拟器》真正吸引我好奇不只是情感反诈本身,而是它在现今环境下出现究竟要干什么。
故事的最后,《情感反诈模拟器》也借由角色之口,向每一位观众提出了一系列疑问。
比如通过情感操控,真的能找到爱情吗?吴宇伦给出的解释是,它只能让你“不错过爱情”,但如果你想要追求真正的爱情,那最重要的依旧是真诚。在此之前,每个人都需要正视自己内心的需求和声音,而不应该被情感操控牵着鼻子走。
说白了,《情感反诈模拟器》只是一个基于题材发挥的作品,未必真的代表现实的任何情况。而它所强调的“情感反诈”其实是不论男女都需要的东西,也就是一个大家说过很多次的逻辑:在爱人之前,先学会爱自己。
📢提示:《捞女游戏》全集完整下载链接:(尽快保存,随时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