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嵘的在《诗品》中把曹操的诗列在下品,曹丕位列中品,曹植位列上品。这种评价实在是不公平,原因是曹操的诗不符合当时主流发展,主流发展是曹植,从乐府走向五言,七言,并且越来越华丽。曹操的诗则全是乐府诗,古朴,不加修饰。曹操的诗都有现实经历,比如今天这首《苦寒行》
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
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
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
熊罴对我蹲,虎豹夹路啼。
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
延颈长叹息,远行多所怀。
我心何怫郁,思欲一东归。
水深桥梁绝,中路正徘徊。
迷惑失故路,薄暮无宿栖。
行行日已远,人马同时饥。
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
悲彼东山诗,悠悠使我哀。
这首诗是曹操行军的真实经历,读起来感情真挚,自然不需要粉饰。
这首诗的最后两句“悲彼东山诗,悠悠使我衷”中的东山来是《诗经·豳风》中的一篇《东山》,内容是描写远征的军人凯旋还乡。据说是周公所写。
所以最后两句有两层意思:
1. 什么时候才能打赢这场战争,早日凯旋而归?
2. 我什么时候才能象周公一样平定天下呢?象周公一样建功立业呢?
从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到曹操的英雄气概和远大的抱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