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孟子·离娄上》有句名言:人之患,在好为人师。但就这么几个字,没有上下文,没有解释。今天才彻底明白了为什么。

比起控制,给予对方选择权更能促使对方配合,而控制常常引起叛逆。尽量少费力和冒险是人类的本能,其中一条就是潜意识能有各种花招不想改变固有习惯和信念,这个是人类的天性。

所以人和环境想改变某个人,都会遭到这个人花样繁多的抵抗。即使他们理性知道你的建议有帮助、明智、合理甚至还是极其耐心温柔的,他们仍然不会接受。所以人和人之间,国和国之间,用批评只会制造矛盾。当然,现实确确实实就是都想指手画脚,而对方不但不想反省自己,而且反击的很起劲。人类有了智力基本都用偏了,总的来说是一件可悲的事情。2600年前的孟子,和古今中外其他智者早就想通透的事情,一代又一代普通人就是明白不了十之一二。

任何改变都得符合我们的核心价值观和信念,这样才是发自内心的。善良的建议并不能激励别人改变行为,我们得去尊重、理解对方的愿望或意愿。我们可以先询问他们的感受,以此表达自己尊重他们、关心他们的内心。通过倾听他们的感受,你可以鼓励他们深入思考自己的行为,这样他们更乐意改变自己。

反过来说:还是有我这样的一小撮人,把“没有失败,只有反馈”当做人生座右铭的。我只要有时间就会耐心听完别人各种建议,反馈,不仅包括语言,还有表情动作等;也包括动机,出发点不纯的反馈。他人的反映多多少少是无风不起浪,有空反思一下不会怀孕。“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我认为虚怀若谷、成长性思维,humble是一个人最珍贵的优点。一个人能走到真正想改变自己的思维状态实在是一个凤毛麟角,可遇不可求的。

别人说你就听着,总有可以获得启发的部分。对任何好心建议,唯一标准答案是:谢谢你的建议/提醒/分享/经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