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伯庸有多会隐喻现实?|《长安的荔枝》

书里的主角李善德从杨国忠手里讨来了送荔枝的差事。

杨国忠从腰带上解下一块银牌递给他。李善德接了牌子,又讨问手书,以方便给相关衙署行去文牒。杨国忠一怔,不由得哈哈大笑:“你拿了我的牌子,还要按照流程发牒,岂不坏了本相的名声?——流程那种东西,是弱者才要遵循的规矩。”

其实,杨国忠不给手书,还有一层深意。倘若李善德把事情办砸了,他只消收回银牌,两者之间便没任何关系,没有任何文书留迹,切割得清清楚楚。

在现实中呢?

李成儒曾经说过一个故事,就是他拍重案六组以后刑侦剧变得很火,各个电视台都开始热播刑侦剧,但是一个很高级别的领导说这样不好,万一让犯罪分子都知道警察破案的手段就不好了,然后就有消息说下了个文件,十年之内各大卫视一套黄金档不允许播出刑侦剧了。结果大家都不拍了,刑侦剧热度也就没了,但是过了十年大家说是不是可以解禁了,找下那个文件看下具体时间,结果是根本没有那个文件,就是个传闻。大家就当真的执行了十年。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