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心成大事

很长一段时间里反复因为自己的拖延行为而苦恼,具体表现在考试将近还是悠哉悠哉备考,所有规划做好 甚至改变现状和达成目标之间只差行动的情况下,还是会选择临阵脱逃,我想过是否因为时间、精力、动力等等原因产生了下意识的逃避心理,但今天回首往昔,猛然发觉现在的状态应该是因为太想成功了,想一蹴而就的成功。

很荒谬,但是我扪心自问确实是这样——因为太想成功,期待着付出和收获不对等的成功,所以我拖延着无法行动。

我会抗拒所有不够完美的行动,比如今天休息得不充分,精神状态不好,所以开始为自己开脱,觉得不适合学习,先玩玩手机也没关系;状态不错但内心挣扎着是选择看小说还是学习的时候,心里的天平还是偏向娱乐,美其名曰玩完了再收心学习,内心还自我解释说玩一两天再收心不影响整体备考。

但是这种情况下,我还有一颗希望成功的心。所以我极其矛盾,实际行动跟不上最初想成功的思想,过程中思想的飘忽不定又让实际行动一再发生偏差,偶尔初心回笼会惊觉自己背离初心的作为非常不合理,但是一旦得过且过一次,安心摆烂的现象又会死灰复燃好几天。这种情况持续很久,反复清醒着沉沦。但我一直以为这是因为动力不足,从没质疑过努力也需要“别太用力”。

过刚则折,所有事物过犹不及都物极必反。其实现实就是我不是懒惰或者不愿意努力,也不是真的沉迷娱乐才娱乐,更多的是害怕失败 害怕得不到想要的结果,期待越高失望越大,当潜意识觉得自己接受不了最坏结果的时候,自我保护机制启动就会用自己都不易察觉到的方式保护自己——我们内心深处的害怕,从来逃不过自己内心的觉察,哪怕自己也未曾真正意识到。

复盘了才发现,以前不求回报认真做的事反而常有意想不到的回报,而年初开始一直跟自己三申五令强调今年要取得如何如何成就却搞得一团糟,想做的事一件都没有彻底落地,常常是这件事做着又担心另一件做不成。我太想成功了,我太想每件事都面面俱到了。于是越急越错,越来越害怕,甚至潜意识都开始觉得不做才不出错,就开始有了拖延,有了行动跟不上思想的焦虑和无力感。

其实没必要逼自己太紧,时候不到的话,所有过犹不及的努力不亚于揠苗助长,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只管做好手头能做的事,在春季好好耕种,到秋季自然能收获粮食。以前看过的一个漫画也很形象,挖井的人打了很多个洞但是一直没有打到有水的井,其实他转身离开的那个井就是有水的,但是就差一锄头挖下去的时候,他转身离开了。

我想也许真是这样,其实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就好了,何必在意结果呢?任何事情坚持不懈地做,总有结果,时间问题而已。既然我们把握不好时间,就只管把握好自己能控制的努力即可。哪怕最后没有回报,至少还把想做的事做了不是吗?

——毕竟,只有曾经想做甚至能做的事最后没有做,时间过去了才感叹“要是当时做了那件事就好了”,才是最遗憾的情况。

其实想写东西的这件事也是这样,我是后悔的遗憾的。三年前我就想写了,也写了一段时间,可是写了几篇也没有什么水花,其实当时刚开始水平肯定是有限的(现在也依旧有限,但是当时年纪也比现在小,阅历也没多少,难免是会比现在还要幼稚),但是如果我坚持写的话,属于我的质变会不会更早来到呢?

好在我重新开始出发了,去年也开始写一点随笔感受。只是时至今日久违登录账号发现三年前写的东西也有被加入专题的时候,仿佛看到自己错过的机会和丢失的时间。不过,能兜兜转转仍然想做这件事,反而自证了是真的从心底愿意写点东西,这便足够了。

哪怕以后写不出什么更动人的文字来,至少我为想做的事情付出了行动,便也无怨无悔了。如果不上台的话,永远只能是观众,如果现在不行动的话,明年的今天我还是会在原地踏步,甚至随着年纪增长会退步也说不准。

希望自己不再被世俗的“成功”限制住,人生哪有那么多目标和终点作为颁奖的节点,更多的是追梦过程中的酸甜苦辣带给我们美好滋味,所以哪怕得不到这个结果也无妨,享受过程绝不是一句空话。

——何况,古话说 趁兴而来,兴尽而归。不无道理,也许在踏上追梦征途时,并不是需要得到最初的结果,在路上可能走着发现更好的更合适的路通向更想去的目的地,也是可以变换的。走一步看一步,而不是走一步想十步,预设还未存在的困难没有意义,因为未知的困难不敢出发也没有意义。

真的想要就开启征程吧!不过,别再带上胜负心啦,成不成功无所谓,想做的事不遗余力即可。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