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所以穷,都是因为原生家庭不行”?
现如今“原生家庭”一词非常热门,一时间每个人都习惯地把自己的处境、现状、成败等都归因于了原生家庭上了。
“我穷是因为原生家庭不行,没有让我含着金钥匙出生,在起跑线上就输了;我学习不好,是因为我的父母都智商一般,遗传基因决定的;我工作不好,是因为家里没有一个有权有势的人,在关键时刻帮不上忙······”
看来,世界上只有那些大富大贵、有权有势的家庭,才有资格生育和养育下一代,没钱没势的家庭,根本就不能生养,否则的话,当孩子长大了,意识到自己的困境都是由原生家庭造成的时候,他们就会埋怨当初为什么要生他。
不过,持有这种观点的人注定属于弱势一族。首先他们将自己的不成功或者在社会竞争中不如意的原因,都不分青红皂白的归罪于自己的原生家庭,而从来不懂得反求诸己,这种心态非常不健康。
我始终坚信穷人和富人的根本区别,不仅仅在于财富上的多寡,最主要的原因是想法上的天壤之别。
从古至今,绝大多数的富翁对于财富的处置,一般是全部留给子孙继承。但是在美国的超级富翁中,近年来却流行着一种新的风尚,就是不要留太多的财产给子孙后代,以免他们不思进取、坐吃山空、乐不思蜀,最终成了扶不起的阿斗。这种风尚的实践者有大名鼎鼎的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股神巴菲特、脸书的扎克伯格等。
现代富翁之所以有这样的观念,可能缘自欧洲金融家罗斯柴尔德留下的前车之鉴。几年前,罗斯柴尔德去世后,他把几十亿美元的遗产都留给了儿子拉斐尔。但拉斐尔在继承遗产两年后,被人发现死于纽约街头,死因是吸食海洛因过量,年仅23岁。
美国卡耐基基金会曾做过一项调查,在继承15万美元以上财产的子女中,有20%的人放弃了工作,整天沉溺于吃喝玩乐,直到倾家荡产;有的则一生孤独,出现了精神方面问题,或是做出违法乱纪的事来。
的确,人生于天地之间,自立自强才是人生最重要的课题。一代大教育家陶行知老先生写过这样一段话:“滴自己的血,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地靠老子,不算是好汉。” 人生最可依赖的是什么?是知识、是智慧、是汗水。人常说“靠人种地满地草,靠人盛饭一碗汤”。父母都不可能依靠一生一世,何况他人?因此,这个世界上最可靠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清末封疆大吏左宗棠告老还乡后,在长沙大兴土木,打算为子孙后代留下豪华府第。他总是怕工匠偷工减料,便亲自拄着拐杖到工地督工,这儿摸摸,那儿敲敲。有位老工匠看他如此不放心,就说:“大人,放心吧。我活了这么一大把年纪,在长沙城里造了不知多少府第。在我手上造的府第,从来没有倒塌过,但屋主易人却是常有的事。”左宗棠听后,不觉满面羞愧,叹息而去。
同为名臣,林则徐在对待儿孙的问题上就要开明得多。他曾说:“子孙若我,要钱干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若我,要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为子女留下财富,不如留下更多的知识,后代不一定能保留住财富,但须用知识去创造财富。
由此可见,财富是宝贵的,但比财富更宝贵的是知识。
犹太人的宝典《塔木德》里有这样的记载: 生在犹太家庭里的孩子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负责启蒙教育的母亲们几乎都要求他们回答一个问题:“假如有一天你的房子被烧了,你的财产就要被人抢光,那么你将带着什么东西逃命?”孩子们少不更事,天真无知,自然会想到钱这个好东西,因为没有钱哪能有吃的穿的玩的?也有孩子说要带着钻石或者其他珍宝出逃,有了它,还愁缺啥?可这些显然不是母亲们所要的答案。她们会进一步问:“有一种没有形状、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宝贝,你知道是什么吗?”要是孩子们回答不出来,母亲就会说:“孩子,你要带走的不是钱,也不是 钻石,而是智慧。因为智慧是任何人都抢不走的。你只要活着,智慧就永远跟着你。”在聪颖、精明的犹太人眼里,任何东西都是有价的,都能失而复得,只有智慧才是人生无价的财富,它引导人通向成功,而且永不会贫穷。
所以聪明的你应该明白,与其留下财富还不如留下知识,使后人学会自立。就像孔子所说的那样,“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自立就是能够自立门户,不依赖父母师长,可以独当一面。
一个人真正成熟的时候,就是他能够真正自立、自强的那一天,不依附、不依赖,让自己的羽翼迅速丰满起来,让自己的心智快速成长,让自己的内心越来越强大,不管大风大浪、急流险滩,你都不再畏惧,拿出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的豪情壮志来,当你能够保护的人越来越多时,你的人生就会大不相同,幸福感油然而生,你的人生也会越来越美满.
想要依靠别人来获取幸福是不现实的,那只能使你的前途一片暗淡;路再远,再荆棘载途,只要自己去走,勇敢地去披荆斩棘,就一定能走到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