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日益临近的开学,寝室里呈现出了几家欢乐几家愁的场面。
这一屋子里最欢乐的要数方芊芊。开学是校学生会学术部最繁忙的阶段,方芊芊每天都忙着筹备各种活动。大抵是做她最喜爱且最擅长的事情,又能和气质相投的前辈们在一起,她整个人看上去简直可以用精神焕发来形容了。
成苒每天也忙得不见人影。带的两个家教都快开学了,做好的寒假作业要检查,还得辅导他们预习新学期的课程。外语学院秘书的事情一件接着一件地来。所幸课题老师这边的事情进展很顺利,只待暑假跟着她去实地考察,收集整理照片资料就可以了。因此,成苒只是忙而已,在家长的监督下学生们的寒假作业做得很好,秘书的事年前已经做足了准备工作,都没什么可抱怨的。
要说真愁的,是成苒那些个忙于补考的舍友们。尤其是满堂红的几个人,她们每天都得高强度地投入复习,简直愁到憔悴了。“辛辛苦苦十几年,一夜回到高考前”,已经变成了梁楼月的口头禅。连最不把补考放在心上的赵妙媛也用起功来准备补考了。只是,赵妙媛仍不肯离开她的床,把买来以后搁浅了许久的小书桌架起来,搁在厚厚的被子上。
这几个人吃足了补考的苦,新学期开始以后明显都多花了几分心思在学习上。
这个寝室正是整个学院的缩影。学生们翘课的情况大幅度减少,专业课出现全勤已经不是新闻。
随后四级成绩发布了,情况得到更大的改观。从前稀稀拉拉的早读和晚读,再也不必班干部们去寝室三催四请,都能全勤了。
为改善出勤率焦头烂额了一个学期的班干部和学院学生会,集体松了口气,开心地聚了次餐。
辅导员打着官腔说,同学们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学院涌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浓厚的学习氛围。也许高数当了这么一大片,对于这些以为寒窗苦读十年,杀过了高考的独木桥,考到大学以后就能混吃等毕业的学子们来说就像当头棒喝那样及时且必要。
最先发现学院学生整体这一改变的,莫过于授课的老师们。他们不必再依靠点名来提高学生的出勤率——一位上课从不点名的老教授曾说过,教师是负责传道授业解惑的,通过点名的手段达到迫使学生来听课的目的,是对教师这个职业最大的侮辱。
然而,老师们却没有随着学风变好而改变自己的课堂。念PPT的依旧照本宣科、从专业问题阐发开来,旁征博引,最后总会聊自家子女的还是热心播报着他们家孩子的日常、认真备课的老教授还是继续严谨却并不风趣的课堂。
出勤率是上来了,但是课堂上学生们瞌睡如鱼儿快上钩的钓竿摇摇晃晃的,四处频频传来头撞到课桌的声音。如果老师的眼睛稍微离开一下连接着投影仪的笔记本电脑,定然能看到后排的学生已然睡倒了一片。
由于辅导员是以群发邮件的方式把成绩单下发给学生们,因此,全学院的学生绩点都是公开的。这给有些学生带来了很多困扰,比如成苒。
上个学期,成苒要找个可以好好听课的座位是很容易的事情。现在,无论成苒去哪里坐,前后左右马上会有同学跟过来坐下。他们坐在身边,原本没什么,这是公共场所,成苒也没权利说什么不允许之类的话。可是,他们一旦有听不懂的地方就会问成苒,这令成苒很困扰。
经过上个学期的探索,成苒已经总结出几种类型的讲课方式怎么高效地利用课堂。
如果老师上课的时候只念PPT,那么课堂完全可以用来读老师指定的书本、论文,等这一门课程结课之后,问老师要PPT来复习,这样在考试中拿个高分不是什么难事。
如果老师在课堂上讲着讲着就跑题去拉家常,完全不必跟着老师跑,用自己的电脑去搜那个被老师遗忘了的问题,找相关的书或者论文来读,或者直接用来写课程作业。
如果老师喜欢开放式的课堂,希望学生课上多思考、提问、发言,那就得专心应付课堂,课外还得提前准备,读一些老师指定的文章、准备一些问题。
如果老师是认真备了课来的,不管他讲得有多枯燥、多晦涩难懂,都要专心听讲,努力跟上他的思维。这样的老师看似严肃古板,其实是最欢迎学生提问的,随时可以向老师请教,提出自己的困惑和观点。
正是充分利用了课堂里的跑题时间,成苒的课程作业、小论文基本都能在课堂完成。而那些充分参与的课堂,可以和在这个专业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师探讨问题。大多数老师都不会对有准备、有思想的学生藏私,反而是欢迎之、鼓励之、引导之。他们的观点、方法和点拨比自己私底下用功读多少专业书、多少论文都有用!
上个学期,正是充分利用好了课堂时间来安排学习,才保证了成苒有足够的课外时间去做兼职。
现在,周边的同学仿佛众星拱月一般围着成苒,造成了成苒不仅没法儿利空课堂空档写作业和小论文的局面,而且多数时候被他们粗暴地打断听课,成苒跟不上老师上课的节奏,大大地影响了听课的成效。
“我下课再解释给你听好么?”成苒一开始是客气地答复身边同学的提问的。
“可你下课就跑了。”
“哦,我要去做兼职,那你可以问老师的,他解答得更全面呢!”
“并不想。”
成苒没有办法,只好给同学解答。
这样的次数多了以后,成苒不得不正视这个问题。拒绝总是无效,成苒只好不停地更换自己的座位,甚至为了找一个清净的角落而故意踩着上课铃进教室。
直到某一天,“成苒不愿意和同学分享知识”的坊间传言传到了成苒的耳朵里。
成苒被这个消息震撼得呆坐了半晌,不知道该作出什么反应。
受到同样待遇的方芊芊走过去,拍了拍成苒的肩膀:“苒苒,你别难过,人一旦成了焦点,被说三道四是很正常的。”
成苒感激地看着方芊芊:“我不是难过,我只是觉得心里有点……算了。对了,你怎么处理这种事情的呢?上专业课的时候,你们系里的同学上课也围着你吧?也打断你听课吧?”
方芊芊漂亮的眉头皱起:“哎,是啊!我开始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同学嘛,还要相处三年多呢!得罪他们,以后大家还怎么一起愉快地玩耍?后来我问学姐,她叫我直接跟他们说,期末会给他们笔记看的,他们到时候有什么不懂的再问。”
成苒道:“行得通么?”
“当然啦!”方芊芊笑道,“他们也就是在乎成绩,并不在乎能不能听懂课、能不能收获知识的。不信你试试。”
“好吧!”成苒叹息道,“不过事情已经这样了,现在做什么感觉都已经晚了。”
“日久见人心嘛!”方芊芊拍拍成苒的肩膀,“你又没做错。有些人就是不知感恩,总觉得谁都有义务帮他似的。哦,他成绩不好还有理了啊?”
“是啊!找人帮忙还赖上你了,帮是理所应当,不帮就是自私自利。”成苒无奈地叹息一声,握着方芊芊的手道:“芊芊,幸好还有你理解我,这话我感觉也不能跟别个人说,谢谢你!”
方芊芊拍着成苒的手背:“啊哈哈!没事。你别放心上啦!下节课开始别避开同学了,如果他们不坐过来,你主动坐到人群里去,把笔记的事情跟他们说,保证凑效!”
“嗯。”
事实证明,方芊芊是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