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很多事是能够做得更好的

看到一则南京理工大学利用大数据悄悄给贫困生充饭卡的视频。自2016年开始,学校通过大数据筛选出在食堂月消费超过60顿但消费额不足420的学生进行补贴。学生无需申请不用审核,甚至是毫不知情自动补助,在确保学生尊严基础上为贫困生带来温暖。

对此网友的评价是“暖心”。评价确实中肯。在酒香也怕巷子深,做好事恐怕不出名的当下,此种做法确实让人感到“暖心”。不是技术有多复杂高级,而是实施这一举措的初心让人感到“暖心”是真正站在学生的角度而不是为了求声势求影响。对比那些奇葩乃至弱智的做法,比如做秀式送温暖、做好事、访贫问苦等等,这才是充满人情温情的做法。

其实如这个大学一样,很多事情本来是可以做好的,根本不用如何地费尽心机地搞动脑筋、想办法,也不用挖空心思的求创新。关键是主事者做事的目的是什么,出发点在哪儿,尤其是对于公共事物,是为自己还是为别人为大家,是为方便公众还是方便自己,是为了公众的利益还是一门心思为一已之私,很重要。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