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为什么一定要将成功替换为成长?

每日进步一点点

        之前我们说过这本书可以指引你走向成功,但是随即在之后就说明了之后会将这个词替换为成长,看似单纯的替换了一个字,但是我想说这种词的变化就隐藏着非对称性,我们可以仅仅通过一个字的改变就实现高非对称收益,不知道什么叫非对称性和非对称收益可以去看看前面的一个标题“自证预言中的潜在效应”。

        真的有这么夸张吗?是的,一个字的改变就是可以带来无穷的收益。为了解释为什么一定要替换为成长,先举一个例子。我们生活中一定都有一个邻居家的孩子,学习好,会乐器,性格好,非常讨大人的喜欢,常常是餐桌上的谈资。“你看隔壁家的xxx这一次又考了第一”“你们班的xxx这一次数学95分呢”“开家长是老师都表扬xxx学习认真,踏实”.......最后还是需要加上一句“你要向人家学习”更甚“要是你学习和xxx一样就好了,咱家就算是冒了青烟了”。这种种说辞无疑都冲击着我们的心灵,如果你没有,恭喜你,你就是别人家的孩子。

        家长的这种比较就是在某方面给你树立了一个“王者”,再将其拓展到各个方面的,把你和最擅长数学的A同学比较数学成绩,和最擅长物理的B同学比较物理成绩,和历史好的C同学比较历史成绩,最后再和体育特长生比一比体育和身体,这种比较方法不就是和马云比财富,吴彦祖比颜值,彭于晏比身材吗?这种比较方法就假定了你必须在每个方面都达到“成功”,甚至给你一个时间的范围“快速”,想一想就是不知道多长时间才能做到,最后演变成一件不可能的事情。最后就演变成了从入门到放弃的,直接原地“躺平”和“摆烂”了,我们的注意力都放在了比较上,没有时间和精力放在自我提升上面了。

        那么,我们不妨转移一下我们的注意力,将我们的注意力从追求“成功”转变为“成长”,是的这种转变是有潜在效应的,将注意力放在成长上之后,我们的比较对象就不由自主的变为了我们自己,实现这个目标的时间大大缩短从“花不知道多长时间”变成了一天,一小时,甚至是一刻,今天比昨天进步,这一个小时比上一个小时进步,这一刻比上一刻进步。“成功”并不容易做到,但是比上一个时间单位成长这件事却很容易做到。我们从目标转变为自己节省了很多的注意力,也因为和上一个时间单位的自己比较而降低了难度,更因为这种不断相比于之前的自己成长而收获了自信和喜悦,从而获得了愿意不断成长的内驱力,走向了正向的循环,走向了利滚利的复利效应,最终在发展图上画出了一个指数上升的曲线,不断成长,最终走向“成功”(其实读到此刻的你的字典中已经没有成功这一词了,你只有不断的成长而且没有尽头)。

        看吧,这种巨大的转变不是需要多令人不可置信的努力做到,而是仅仅将“成功”中的一个字进行替换,变为“成长”。这就是潜在效应的作用,潜在的更改了你的比较目标和时间的维度,获得了内驱力,走向了正循环。“成长”这一词的潜在效应或者本质效应就是:接受了不能改变的,改变你可以改变的。你明白了其中的潜在效应后,你就接受了不能改变的是自己现在的水平,改变自己可以比昨天的自己更加优秀,如此激发了自己的内驱力实现了自己的成长。同时成长的被动特性之一就是帮你进行复利增长,当你突破成本线之后享受那高非对称收益的成果。再来看看你应该笃信你的人生发展图吧。

你的人生发展图

        我在已经更新的章节中说了几个潜在效应发挥作用的例子了,但是仅仅通过例子看,哪怕不知道有着潜在效应的存在,你做这些事情也是可以享受到这个行为带来的收获和效果。如果你从来都是一个关注自己成长的一个人,你就可以在不知道潜在效应的情况下享受着关注着自己的成长而不是成功带来的收益,但是大部分人的经历来看或许更关注其成功。此时潜在效应就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你能明白为什么要关注成长,也能明白关注成长的具体好处。从知道关注成长“好”变为关注成长“为什么好”。

        一个事物的复杂从难以理解的一层变为了两层,此之谓,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知道它是这样的,更知道它为什么是这样的。引申为既知道事物的表面现象,也知道事物的本质及其产生的原因。

        共勉,让我们一起将“成功”从字典中删除,并替换为“成长”!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