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历史农夫子
历朝历代的皇帝都有自己喜爱和推崇的书法家,例如,唐太宗李世民最为推崇王羲之,康熙皇帝喜爱董其昌。而乾隆皇帝正是赵孟頫的“宇宙第一脑残粉+小迷弟”,并且在书法上专师赵孟頫。
据统计,乾隆皇帝有印章1000多方,常用的就有500多个,所以毫不意外的是,那些被乾隆爷掌过眼的赵孟頫的字画都无一例外地被题上御笔、盖上各种御印,有些甚至到了有碍观瞻的地步,不过这也侧面反映出乾隆皇帝对赵孟頫的迷之喜爱。那么乾隆为什么对赵孟頫如此钟爱有加呢?
最重要的一点当然是赵孟頫艺术造诣极高,这也是他能独得皇上“恩宠”的首要原因。赵孟頫字子昂,是宋末元初著名书法家、画家、诗人。而且从小就是个神童,史书记载他“幼聪敏,读书过目辄成诵,为文操笔立就”。赵孟頫博学多才,尤其以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了有元一代的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独创"赵体"书,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并称"楷书四大家"。他的书法,华美而有骨力,流利而不甜腻,既有精致典雅的“富贵气”,又不失清新潇洒的“山林气”,尤其是部分“富贵华美”的气质符合乾隆皇帝的独特审美。
古人云“上有所好,下必效之”,皇帝个人的喜好无疑会在全国刮起“赵旋风”,这就不单单是皇帝个人的喜好了,而且还会影响到国家政治。除了个人的真心喜爱之外,乾隆皇帝推崇赵孟頫也有部分政治原因。
这里的政治原因就要联系赵孟頫本人的尴尬人生,赵孟頫的“赵”姓可不是虚的,他是正儿八经的宋朝皇族,宋太祖赵匡胤第四子赵德芳的第十世孙。但他在南宋灭亡之后却以前朝遗逸出仕元朝。虽然赵孟頫并不是十分乐意仕元,在元廷第一次征召时就曾勉强拒绝。但一再拒绝元廷的“美意”极有可能带来杀身之祸,于是在元廷第二次征召时,他不得不北上大都仕元,这也是赵孟頫的无奈之处。仕元之后,赵孟頫被元廷视作归顺的“模范代表”而被授予了很高的官职,死后谥号文敏。虽然赵孟頫在元廷位居高位,但并不得朝廷信任,始终扮演着一个“花瓶”角色。
与元朝一样,清朝也是一个以外族入主中原的王朝,作为宋朝皇族而与元廷合作的赵孟頫自然也成了清廷推崇的模范了。
参考书目:
1、李敖:《北京法源寺》,中国友谊出版社,2004年;
2、李廷华:《赵孟頫》,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