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朝乾隆年间,扬州府江都县有个书生叫沈砚秋。他十岁那年,父亲在京城任翰林院编修时,与同僚 —— 吏部尚书苏明远定下婚约,将女儿苏婉娘许给了沈砚秋。两家约定,待沈砚秋考取功名,便完婚。
可天不遂人愿,沈砚秋十五岁这年,父亲积劳成疾,客死京城。没了顶梁柱,沈家迅速败落,到沈砚秋二十岁时,别说赶考的盘缠,就连每日三餐都得靠邻里接济。
苏明远早已升任尚书,见沈家落魄,早有悔婚之意。夫人柳氏却念及旧情,多次劝丈夫:“砚秋这孩子聪慧正直,只是时运不济,再等等吧。” 苏婉娘也偷偷托人捎信给沈砚秋:“莫要灰心,婉娘此生非君不嫁。”
这年深秋,柳氏终于寻到机会 —— 苏明远奉旨巡查江南,需离京三月。她立刻让人给沈砚秋捎话:“速来京中,我备了些银两与衣物,你且拿去打点,先定下婚期,等尚书回来木已成舟,他自会应允。”
沈砚秋得了消息,又喜又愁。喜的是婚约有望,愁的是自己一身补丁,怎好去见岳母?他想起表兄柳乘风住在扬州城,家境殷实,便动身去借一身体面衣裳。
柳乘风是个绸缎铺老板,为人油滑贪财。听沈砚秋说明来意,他眼珠一转,假笑道:“表弟来得巧,我昨日刚做了件湖蓝锦袍,正合你身。只是我今日要去镇江收账,得穿这件撑场面,你不如住两日,等我回来?” 沈砚秋虽急,却架不住表嫂秦月娥的热情挽留,只好应下。
这两日,柳乘风哪也没去,他偷偷打听了苏尚书离京的消息,又从沈砚秋口中套出柳氏捎话的细节,心里起了邪念。他想:“苏尚书家有金山银海,婉娘小姐更是扬州有名的美人,若我冒名去一趟,既能骗些财物,说不定还能占了那小姐的便宜。”
第二日傍晚,柳乘风揣着沈砚秋的生辰八字(沈砚秋借衣时随口提过,说柳氏可能要核对),穿上那身湖蓝锦袍,雇了辆马车直奔京城。
到了苏府,柳氏见 “沈砚秋” 一表人才,虽言语间有些浮夸,倒也像个读书人,又核对了生辰八字,便信了。当晚,她留 “沈砚秋” 在府中歇息,还让丫鬟引他去了婉娘的院落 —— 按当时习俗,未婚夫妻婚前相见虽不妥,但柳氏想着 “生米煮成熟饭”,便默许了。
苏婉娘隔着屏风问了些沈砚秋的旧事,柳乘风答得颠三倒四,只说 “家道中落,许多事记不清了”。婉娘虽起疑,却被母亲催着 “莫要多心”,只得忍了。夜里,柳乘风趁婉娘不备,竟潜入房中施暴。婉娘拼死反抗,扯下了他腰间的一块玉佩 —— 那是柳乘风自己的,并非沈家之物。
次日一早,柳氏给了 “沈砚秋” 一百两银子,还有一支嵌红宝的金步摇(那是婉娘的嫁妆),嘱咐他:“快些备齐聘礼,三日后再来下定。” 柳乘风揣着财物,乐滋滋地回了扬州。
第三日午后,沈砚秋终于拿到锦袍,匆匆赶到苏府。柳氏见他衣衫虽整洁,却带着风尘,惊道:“你…… 你昨日不是来过了?” 沈砚秋一愣:“岳母说笑了,我今日才到。”
正说着,屏风后传来婉娘的哭声:“昨日那人是谁?他骗了我…… 骗了我啊!” 话音未落,丫鬟突然尖叫:“小姐!小姐上吊了!”
柳氏冲进房,见婉娘悬在梁上,早已没了气息,顿时哭倒在地。沈砚秋又惊又怕,正要上前,柳氏猛地回头,眼神怨毒:“是你!是你害了我女儿!你若昨日来,怎会有这事?”
沈砚秋百口莫辩,只得匆匆离开。回到扬州,他把经过告诉了柳乘风母子,柳乘风假意安慰,心里却暗叫不好 —— 婉娘死了,这事怕是要闹大。
苏明远巡查归来,见女儿惨死,恸哭不止。柳氏怕说出真相丢人,只说:“沈砚秋嫌贫爱富,迟迟不来,婉娘气不过,又被歹人骗了身子,才寻了短见。” 苏明远怒不可遏,当即写了奏折,参沈砚秋 “欺辱官女、逼死人命”,请朝廷严惩。
扬州知府李嵩接了案子,见是尚书的案子,不敢怠慢。他提审沈砚秋,沈砚秋把借衣、被留、柳氏质问等事一一说了,尤其提到 “柳乘风昨日可能冒名去过苏府”。李嵩眉头一皱:“柳乘风?你可有证据?” 沈砚秋想了想:“表兄腰间常挂一块双鱼玉佩,说是祖传的。”
李嵩派人去柳家查访,柳乘风早把玉佩藏了起来,只说 “从未有过”。秦月娥在一旁缝补,手指微微一颤,却没作声。
几日后,李嵩扮成收古董的商人,在扬州城闲逛。路过柳家绸缎铺时,见秦月娥在门口晒被子,被子角绣着一朵 “缠枝莲”—— 那是京城苏府的独门绣法,寻常人家不会。李嵩上前搭话:“这位娘子,你这绣活精致,是京里的样式吧?” 秦月娥脸色一白:“娘家是京城的,学过几针。”
李嵩又问:“听说柳老板近日得了支金步摇?” 秦月娥手一抖,针尖扎了手指:“没…… 没有。”
当晚,秦月娥偷偷来到知府衙门,递上一块双鱼玉佩:“大人,这是我从当家的枕头下翻出来的。婉娘小姐是我远房表妹,我娘临终前让我照拂她,可我……” 她哭着说,“那日柳乘风回来,靴底沾着苏府后园的紫茉莉花瓣,我就知道他闯了祸。婉娘的贴身丫鬟是我同乡,偷偷告诉我,婉娘死前攥着半块撕碎的锦袍料子,上面有个‘柳’字绣痕 —— 是柳乘风自己绣的名字,怕衣服丢了。”
李嵩恍然大悟,立刻派人捉拿柳乘风。柳乘风见证据确凿,只得招认:他不仅冒名骗财,还因婉娘要报官,情急之下掐死了她,伪造成上吊。
案子查清,柳乘风被判斩立决。苏明远却仍不解气,对李嵩说:“那秦月娥是柳乘风之妻,定是同谋,也该坐牢!”
李嵩正要下令,秦月娥却道:“尚书大人,婉娘小姐没死!”
众人皆惊。秦月娥说,那日她得知婉娘 “死” 了,料到柳乘风狠毒,怕他斩草除根,便买通了苏府的一个老仆,趁夜把尚有一丝气息的婉娘偷偷运出京城,藏在扬州乡下的一处别院。“婉娘只是被掐晕了,没真死,如今身子刚好些。”
三日后,苏婉娘被接回苏府。她见了沈砚秋,泪如雨下:“沈郎,是我糊涂,差点害了你。” 苏明远又愧又喜,亲自向沈砚秋赔罪。
一年后,沈砚秋进京赶考,一举考中状元。苏明远亲自为他和婉娘主持婚礼。新婚之夜,沈砚秋掀开盖头,却愣住了 —— 眼前的新娘,竟是秦月娥!
秦月娥红着眼圈说:“婉娘小姐…… 她前日查出已有身孕,是柳乘风的。她怕拖累你,又羞于见人,偷偷去了五台山修行。临走前,她把嫁妆都给了我,让我代她嫁你,说你是好人,该有个好归宿。”
沈砚秋怔了半晌,突然起身:“我去接她回来。无论她经历了什么,我都娶她。”
三日后,沈砚秋在五台山找到了婉娘。婉娘跪在佛像前,泪落如雨。沈砚秋扶起她:“婉娘,过错不在你,我等你生下孩子,我们一起把他养大。”
婉娘抬头,见沈砚秋眼中没有嫌弃,只有真诚,终于点了点头。
后来,沈砚秋带着婉娘和秦月娥回到江都。他没让秦月娥做妾,而是认她做了义妹,为她寻了个老实本分的秀才做夫君。婉娘生下的孩子,沈砚秋视如己出,取名 “沈念善”,意为 “感念善良”。
多年后,沈念善考取功名,为官清廉,常对人说:“我这辈子,最敬的是爹爹的仁厚,娘亲的坚韧,还有秦姨的勇敢。”
而那支嵌红宝的金步摇,被婉娘送给了秦月娥,步摇上的红宝石,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像极了那些在黑暗中从未熄灭的善良。(2025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