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怕悲剧重演,越美丽的东西我越不敢触碰。”
王菲这句经典歌词,是习得性无助的表现。
“胆小”,“内向“,“不自信”,这是很多妈妈给孩子贴的标签。
每个孩子刚出生,像一张张白纸,没有涂抹任何的颜色,确实有些孩子天生性格。
但能够被周边所有人,都贴上“胆小”,“内向”的标签,我会很好奇,他们成长的短短几年内,发生了什么?
就像我自己带的这20几个孩子,有些妈妈经常说:
“老师,我家孩子胆小,不敢说。”
“老师,我家孩子内向,他不敢做。”
我在幼儿园里,并没有看到这些妈妈所描述的情况。
我会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孩子会在不同的人面前,表现出来的状态不一样?哪个环节存在问题?
我找到了2个对立词:习得性无助vs可持续自信。
01 让习得性无助切换频道
最近几年,“习得性无助”很流行,那我们来看看它是什么?
"习得性无助"是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1967年在研究动物时提出的,他用狗作了一项经典实验,起初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音器一响,就给以难受的电击,狗关在笼子里逃避不了电击。多次实验后,蜂音器一响,在给电击前,先把笼门打开,此时狗不但不逃,而是不等电击出现就先倒在地,开始呻吟和颤抖,本来可以主动地逃避,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这就是习得性无助。
每个孩子成长都会经历“第一次”,尝试去做某件事,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控制自己。
我们班有个孩子,我观察近一年。这个孩子经常徘徊在“习得性无助”的边缘。
有人用童年治愈自己,有人一生治愈童年。
作为一名老师,我很明白,日常中的行为举止,以及对于孩子表述的话语,会对她们影响较大。
我第一次见到这个孩子时,我心里有个小目标,帮助这个孩子阶梯化的建立自信。
有句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如果你见到她的第一眼,你能明显的感觉到这孩子很不自信。
在一日生活中,我通过拥抱,亲吻脸颊,小小的行为,让这个孩子感受到爱。
教学活动中,学习新的技能,鼓励这个孩子敢去尝试,及时给予赞赏,向所有孩子说明,她哪些方面做得好。
过渡环节的喝水和小便,她遇到问题不敢说,我会和她讲:“请你声音大点,我听不到。”
在集体环境中,和其他小朋友交往,她遇到问题,想找小朋友借个东西,也从来不敢自己说。
我便创造机会,前面几次,我会在旁边教她说。之后,只能她自己说,想要表达什么,都大胆的说出来。
经过3个月的时间,这个孩子和我初见面时,自信确实提高了。
但是,放完一个寒假回来,我看到这个孩子比之前更加“内向”。
我也不知道这个孩子经历了什么?
遇到事情,不再和老师说,经常闹情绪,学一门新的技能,还没开始学就拒绝,我能感受到她害怕,担心自己不会。
我很好奇,问题在哪?
我们学校,每个月会有亲子活动,我在亲子活动中,经常观察孩子和家长相处的情况。
我看到了这样的几幕:孩子做的事情没有符合家长的预期,家长用手用力推孩子,差点摔跤。
孩子进行某个环节的游戏,潜意识不相信孩子能做到,否定孩子。
当孩子处在集体环境中,小朋友之间遇到的问题,不教给孩子处理方法,抢先和对方家长说。
活动结束后,告诉我,让我去按着她的方式处理孩子的情况。
从老师的角度来说,我也在这个孩子的家长这,获得习得性无助。可我是成人,能自我调节,让习得性无助转换。
因为在这个案例中,我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以及背后去看一些心理学的书籍,想要给这个孩子建立自信,帮助这个孩子去构建自信,初期我也看到了一些成果。
我自己本身是不太愿意去和家长说,我给孩子做了哪些事情,对于我来说,我自己认为这是一名老师该做的,我更喜欢用行动和结果,让家长自己去看。
而在长期的家长沟通过程中,我也看明白了,有些家长喜欢把事情归结于外部原因,不从自我去做出改变,甚至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我想说,外面没有观众,不要为了所谓的面子问题,耽误了孩子的成长,不要把孩子成长的问题,归咎于外在环境,既然外在环境目前无法改变,不如从内在的本质,做出一些改变。
老师,只能陪学生走一段。父母才是经常陪孩子走全程的人。
过度管教,过度溺爱的家庭都会提高孩子习得性无助的几率。
本来可以采取行动避免不好的结果,却选择相信痛苦一定会到来,放弃任何反抗。这就是“习得性无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