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一个优秀的倾听者,你只需要做到以下三点:尊重、理解、关注。
一、引导师的第一步
儿童摄影行业中有一种特殊的职位叫做引导师。它不同于普通的摄影助理,不是机械布灯布景,而是负责和小朋友互动。让被拍摄者在处于最自然的状态下展现他们最童真的一面。
一个好的引导师可以让摄影师轻松很多,能让那整个拍摄氛围处于愉悦状态中。
很多父母都神奇于,为何引导师可以驾驭任何年龄段的小朋友,要知道自己娃熊起来的时候,拿他也是毫无办法的。
答案就是两个字:尊重。
小东也是一名引导师,而且是摄影师经常点名要的那种好搭档。
入职的第一天,前辈就告诉她,引导师第一步就是让自己蹲得更久一点。小东一开始不明白,你就照着做了。心想,不是应该先学引导技巧吗?前辈好像看穿了似的,跟小东说,尊重被拍摄者就是最大的技巧,所以第一步你要降低你的身高和被摄者处于同一视线,你才能和他有效交流。
二、同样是夸,相差那么多
自从鼓励教育深入各个角落之后,以前经常骂损孩子的人都改成夸啦。小区里充斥着各种版本的“真厉害”“太棒了”“好能干”。
为什么有时候夸奖没起到作用,反而让有些孩子越来越熊了呢?
仅用短短的“太棒了”之类的词,大部分孩子是不清楚他棒在哪里,他是属于茫然状态的。比如说一个孩子,之前并不会分享,那一天他做到了分享自己的东西,你简单的一句“太棒了”,他甚至会误会为夸不分享的那部分,这时你补充完整,“你太棒了,学会分享了。”才是正解。
同样小朋友学说话时,他学会了一个新词不要停留在“你真棒”,而是复述他学会了那个词,那么他学习新词的进度会快令你感到惊讶。
多重复,他做的关键之事,多说关键词,多体会他的感受,你会在带娃的路上也越走越顺;当然,你也可以用和朋友同事的相处中。
三、那个掉了的冰淇淋
一家三口去逛商场,母亲在试衣间试衣服,父亲带着儿子买了个冰淇淋坐在休息区等着。
父亲自顾自地刷着手机。突然,儿子尖叫了一声,小声哭了起来。“小心一点吃嘛,现在都掉地上了”父亲说。儿子哭得更厉害了,还伴随着尖叫。“别哭啦,不就是一个冰淇淋吗?我再买一个就是。”父亲有些不耐烦了。儿子没有停止哭泣,站在那里不动。“有什么好哭的,不能这样哭,不是答应给你再买一个了吗?”父亲明显有点恼火了。
母亲急忙出来,看到儿子哭得胀红了脸。拉着儿子的小手走到一边,抱抱他。“冰淇淋掉地上了,真可惜是你喜欢的草莓味呢,你还想吃吗?”儿子慢慢的安静了下来,改成啜泣。“如果想吃,我们再去买一个,这次要小心哦!”儿子点点头,和母亲一起买了冰淇淋,然后认真的吃完,满足的笑了。
你是不是也经常碰到这样的情况?妻子向你诉苦孩子不好带,朋友想你倾诉工作不如意,大部分时间他们并不是需要你的建议而是你的关注。
尊重,让关系更亲密;理解,更易共鸣;关注,能直击内心。真正的沟通,不是急于表达,而是缓慢聆听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