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我是最后一个被约谈。
说实在的,拿到年终奖,自己心里凉了半截。忧伤难忘。生完孩子回来上班的一年,老公在外地上班,我带着两个妈照顾两个瓜娃,自己又当爹又当妈。真的太难了!
上半年还觉得一切尽在掌握中,信誓旦旦跟领导打包票想尝试新的工作挑战;下半年接二连三孩子生病不舒服,我请假照顾;婆婆跟妈妈闹矛盾翻脸,我得请假回来自己照顾。奔波在回家和上班的路上,自己搞得筋疲力尽。
一次实在受不了跟领导谈了裸辞。最后被好心劝退,申请在家办公一段时间,把家里震荡缓过去了。但是自己心里却生了胆怯,不敢再有非分之想。2021年下半年,工作上无功无过。勉强捧住了饭碗。
拿到年终奖的时候,周围人都乐乐呵呵的,去年项目多,大家忙的屁颠屁颠。到手的奖金估计都涨了。明摆着,自己的绩效不达标嘛,但是想想自己时不时请假的情况,心里也稍微释然了些。
然而,被约谈。绩效考核不高,请假不是直接原因,而是我的工作产出不高。换句话说,领导对我的期望我没有做到!自己立下的军令状没有实现,年终奖是最实际的体现。
抛开很主观的因素,科长提到我不善于跟人沟通。他觉得我回来以后变得冷淡,不愿意跟人交流了。我觉得很奇怪,我把自己份内的工作完成不就行了么?跟谁沟通还不是我自己看着办?
话锋一转,提到我跟项目经理沟通配合的事情。意思,这一年,我有很好的学习机会,但是没有跟项目经理好好配合,帮助分忧解难。我很疑惑,领导从没有直接跟我明确让我做项目助理或者协调工作。做本职工作以外的事情能算KPI考核指标吗?
领导讪笑,不会写在KPI考核里,但是多做绩效会有体现。具体干嘛自己跟项目经理沟通。领导不会具体安排你做什么本职以外的工作,意愿看个人。但是鼓励多劳多得。
我有点懵逼。
没想到现在领导的策略是对于工作以外的安排,由个人跟项目经理沟通后执行。领导不直接分配了。说实在的,这么安排对于个人成长到底有多大帮助,我将信将疑。作为员工,我们需要被辅导,有个方向不是必要的吗?由项目考量你能做什么,对于个人的定位是不是偏颇了些?自己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会不会受打击?
我坦白,自己希望能够得到指导和正向反馈。做的好还是不好,告诉我,我继续改进。但是现实是没有人会主动关心你的的情绪或者波动。领导说,他们做管理的都很忙,需要下属主动的去汇报和沟通。也许这就是讲的向上管理吧。
向上管理我一直做的不好。不懂得适时推销自己,展现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宁可蒙头做事,也不愿意多跟别人谈谈自己的想法,对于工作的规划。自己打不开,别人有什么动力去主动了解你呢?
2021年已经过去了,自己的心里有很多意难平。这一年自己的绩效不好,有主观的畏难情绪和客观上生活上的一些困扰羁绊。
2022年,关于工作,想尝试把自己能改进的部分改进了。对自己也有份交代,无怨无悔。想好好研究项目管理,想做好向上管理,提高职业技能。
生活上自己有很多的抱负要实现。写作,锻炼,培养兴趣爱好,尝试副业~
要平衡带孩子跟自己生活安排的节奏感。我是妈妈,也是一个独立的自我。
把这些零零碎碎的文字写下来,算给自己的情绪做个断舍离。人不能总活在纠结和焦虑中。放下情绪,轻装出行。
虎虎生威的2022,我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