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四经
原文:凡东次四经之首,自北号之山至于太山,凡八山,一千七百二十里。
右东经之山志,凡四十六山,万八千八百六十里。
译文:东方第四序列从北号山至太山,共八座,1720里,其中依次为:旄山、东始之山、女烝之山、钦山、子桐之山、剡山。
以上东方经过的山共四十六座,总计18860里。
原文:又东次四经之首,曰北号之山,临于北海。有木焉,其状如杨,赤华,其实如枣而无核,其味酸甘,食之不疟。食水出焉,而东北流注于海。有兽焉,其状如狼,赤首鼠目,其音如豚,名曰猲狙(gědàn),是食人。有鸟焉,其状如鸡而白首,鼠足而虎爪,其名曰鬿(qí)雀亦食人。
又南三百里,曰旄山,无草木。苍体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展水,其中多鱃(qīu)鱼,其状如鲤而大首,食者不疣。
译文:东方经过的第四序列山系的第一座山,叫北号山,它紧临北海。山中有一种树木,它的形状似杨树,长着红色的叶子,结出的果实象枣子,但无核,味道酸酸甜甜的,吃了这种果实可以不生疟疾。食水发源在这里,向东北流入大海。有一种食人兽叫猲狙,它的体形似狼,长了一颗红色的脑袋和老鼠的眼睛,发出的声音象小猪的叫唤声。还有一种食人鸟,名字叫鬿雀,它的外形似鸡,有着一颗白色的头,长了一双老鼠的脚,却有着老虎的爪子。
从北号山向南三百里是旄山,此山不生草木,苍体水发源在这里,向西流入展水,沿途的水中盛产鱃鱼,它们的外形象鲤鱼,却长了一颗大头,如果有人吃了这种鱼肉,可以使人的皮肤表面不长疣子。
原文:又南三百二十里,曰东始之山,上多苍玉。有木焉,其状如杨而赤理,其汁如血,不实,其名曰芑,可以服马。泚水出焉,而东北流注于海,其中多美贝,多茈鱼,其状如鲋,一首而十身,其臭如蘪芜,食之不㵒(氵为米)。
又东南三百里,曰女烝之山,其上无草木。石膏水出焉,而西流注于鬲水,其中多薄鱼,其状如鱣鱼而一目,其音如欧,见则天下大旱。
又东南二百里,曰钦山,多金玉而无石。师水出焉,而北流注于皋泽,其中多鱃鱼,多文贝。有兽焉,其状如豚而有牙,其名曰当康,其鸣自叫,见则天下大穰。
译文:从旄山向南三百二十里是东始山,山上盛产苍玉。山里有一种芑木,它的外形长的似杨树,却有着赤色的纹理,但不结果实,但它溢出的汁液象血一样,可以用来涂抹在马的身体上,达到驯服的目的。泚水发源在这里,向东北流入大海,沿途的水中有很多漂亮的贝类生物,还盛产一种茈鱼,这种鱼的外形似鲋鱼,它生有一颗头和十个身体,散出的味道似蘪似芜,香气缭绕,若是吃了这种鱼肉,可以让人不放屁。
从东始山再向东南三百里是女烝山,山上不生草木。石膏水发源这里,向西流入鬲水,水中盛产薄鱼,它们的外形似鱣鱼,而只有一只眼睛,发出的声音象人在呕吐,只要这种鱼出现了,天下必然会大旱。
从女烝山向东南二百里是钦山,此山盛产金玉矿物,却满山见不到一块石头。师水发源这里,向北流入皋泽,水中盛产鱃鱼和带斑纹的贝类生物。有一种当康兽,它的外形似小猪,却长有牙齿,它常常是自呼其名,如果当康出现在外面右人居的地方,天下必定会大丰收。
原文:又东南二百里,曰子桐之山。子桐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余如之泽。其中多䱻(huá)鱼,其状如鱼而鸟翼,出入有光。其音如鸳鸯,见则天下大旱。
又东北二百里,曰剡(yàn)山,多金玉。有兽焉,其状如彘而人面。黄身而赤尾,其名曰合窳,其音如婴儿,是兽也,食人,亦食虫蛇,见则天下大水。
又东北二百里,曰太山,上多金玉桢木。有兽焉,其状如牛而白首,一目而蛇尾,其名曰蜚,行水则竭,行草则死,见则天下大疫。钩水出焉,而北流注于劳水,其中多鱃鱼。
译文:从钦山向东南二百里是子桐山。子桐水发源在这里,向西流入余如泽。沿途的水中盛产䱻鱼,它的外形似鱼,却生有鸟的翅膀,每次从水面上出入,都散发着光芒,熠熠生辉,它发出的声音好似鸳鸯的鸣叫,有它出现的地方,天下必定大旱。
从子桐山向东北二百里是剡山,这里盛产金、玉矿物。山中生活着一种合窳兽,它的体形似猪,却长了一张人脸,黄色的身体,红色的尾巴,发出的声音象婴儿的啼哭,它除了吃人以外,也把虫蛇当食物,只要它一出现,天下必定会发生大的水患。
从剡山再向东北二百里,就到了这一序列山系的最后一座山,叫太山,山上盛产金、玉矿物,并长满了帧树。山里有一种兽,名字叫蜚,它的体形似牛,长了一颗白色的脑袋,只生了一只眼睛,有着蛇的尾巴,蜚兽出没的地方,遇水水干,遇草草死,只要它一出现,天下必定发生大瘟疫。钩水发源在这里,向北流入劳水,水中盛产鱃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