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两个缺少爱的人是很难顺利生活在一起的。两个缺爱的人对爱的庞大需求将他们紧紧吸引在了一起,但是他们只有依靠对方的渴望,却没有承受对方重量的能力。所以他们虽然拥有走到一起的理由和条件,却缺少维持亲密关系的能力。
方小晓疑似父亲去世,母亲也不管她,连过年也要凑到别人家里面过。她看似坚强独立,会喝酒会骂人,但事实上,这只是她为了生存下来而撑起来的一个外壳。在这个外壳里面,她的内心是脆弱空虚的,是缺少爱的。
她的缺爱决定了她起初的追求就是一个家,一个可以依靠,可以休息,可以把心安放的地方,一个可以让她不用再去别人家过年的地方。
然而妈宝男和被小三的经历让她醒悟过来,只有物质的满足,是不能真正得到那份“归属感”的。而林见清的“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的观念是让没有体会过亲密关系的方小晓感到震撼的。
所以直到林见清为了方小晓打了渣男进了看守所时,方小晓就下定了决心要跟他在一起了,因为她的观念改变了,缺少爱的她意识到能给予她安全感的并非是一个户口或者房子,而是一个愿意为了她而去做很多事的人。
所以她不再执着于物质上的安全感,而把他当成自己的安全感。这种“有你在,就是家。”的感觉让她无比的满足,并且愿意为之奋斗,愿意为之承受贫穷和苦难。
如果说林见清是在一个良好环境下长大的话,那么故事到这里就可以结束了。两个人会一起度过艰难的日子,并且过上不错的生活。
但是不是的,林见清是在一个缺少母爱的环境下长大的。作为缺少母爱的男孩子,他缺少了温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可以想象得到,父亲即便对他好,想要弥补母亲的那一部分爱,但是他的方式仍然是阳刚的,是沉默而内敛的。
他摔倒了,没有一个母亲温柔的哄他。他犯错了,没有一个母亲温声细语的给他讲道理。他失败了,没有一个母亲轻生劝慰他。这就导致了他成年后缺少了理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所以他的性格是这样的,偏激易怒、幼稚要强、自卑多疑、感性冲动、人际关系差、喜欢以暴力解决问题……
我们可以注意到,每一次两个人出现问题,或者是方小晓单方面的描述自己感受的时候,林见清几乎都没有正面面对过。
因为缺少母爱导致了他失去了温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他只会沉默,会对问题时而不见的去打游戏……在两个人出现问题的时候,他只会第一时间感觉到被伤害,然后吼叫或者以直接伤害对方的方式作为反击。
所以他一次次这样的行为把自己在方小晓内心树立起的安全感全部毁灭。但是即使这样,方小晓仍然是爱他的,她给了他很多次机会,她一次次对自己感受的描述、她临走的喋喋不休、她又和他一起回家……她每一次看似后退的行为,其实都是在给林见清机会,是在告诉他:“你快来挽回我吧。”
但是他一次都没有……他一次次的临阵逃脱或者犹豫或者沉默。所以可以说是他自己把她放弃了。因为如果他真的爱她,那么在他们决裂之后他仍然有的是机会。只要他能跑到她的面前,告诉她:“之前是我做错了,现在我明白了,并且能够处理好我们之间的这个问题了。”那么她还是会愿意回到他身边的。
从某种程度上说,林见清把方小晓放在了自己母亲的空缺上。他理解她、心疼她、保护她。也把她的追求当成自己的追求,自认为在“努力变成她想要”的样子,希望得到她的认同。
他在面对她时,就像个幼稚又偏执的孩子一样,因为他需要一个母亲安慰和谅解他的错误,但是方小晓也是缺爱和缺少安全感的,她也没有作为一个母亲,去安慰一个孩子的能力。看的出她想要纠正和宽慰过他,打过他巴掌让他清醒,也摸摸他说没事噢,但是也仅仅如此,再深一步,她自己也会马上崩溃的陷进去。
他们两个人其实如果有一方变得强大完整,他们的关系就可以维持下去,但是很遗憾,多年之后的林见清虽然事业有成,但他依然随波逐流,不能真正为自己的生活做决定和选择。所以方小晓会感叹他看起来一点都没变,仍然像个孩子。而方小晓多年之后依然满嘴谎话这一点就能看出她依旧没有安全感,她甚至可能一直在等林见清“长大”。
而她真正需要的生活,其实她自己都不知道,因为她的那个“不想生活一眼看到头。”的答案,其实就是逃避现实的证明,她害怕任何一种确定的结果,因为她那颗脆弱多疑的心,一直都在漂泊着。所以她在看到林见清父亲的那封信时会泣不成声,因为那个小饭店曾经代表过她生命中有过的一个归宿。而这个归宿的消失,代表她又将更加无依无靠的漂泊下去。
我想,她真正需要的,是一份像父母一样的无条件的爱,能够穿过她那个坚强多疑的外壳,能够倾听她的感受,能够温柔理性的解决他们之间的问题,能够抚平她过去所承受的伤痛,能够引导她学会并且习惯跟另一个人之间的亲密关系的无私的爱。
比起“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那样烈火焚身的激情之爱。
这种“上言加餐饭,下言长相忆。”的真实稳定之爱,才是她的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