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入山林深处

神秘的山林

周末早晨,我在厨房里系着围裙,哼着小曲,奏响了一支雄壮激昂的锅碗瓢盆交响曲。窗内哗哗的水流声,锅碗瓢盆碰撞的清脆声,窗外不知名的黑鸟的啾啾声,声声入耳,声声美妙,双手沾满油污的我沉浸在一种岁月静好的喜悦中。

电话响了。

“蒹葭,收拾好了没?我在回来的路上了,今天我们去爬孙王阁吧!”大清早就去医院查房的先生在电话里兴致勃勃地说道。对于医生而言,全年无休,周末和假期能够逮到时间休息算是很奢侈的了。

“好啊好啊,我好久都没有出去过了。我收拾好就带孩子们下去,你在车里等我们。”我充满喜悦地收拾好厨房,给孩子们和自己快速地拾掇好。

孙王阁,位于黄山市孙王山上,是清代徽州激进楼阁式建构,高约18米。之所以叫孙王山,是因为那里相传是三国时期孙权的儿子孙和的安葬地。这座阁楼的文化背景于我而言并无多大吸引力,喜欢去那里的原因只是因为离家近,约5分钟的车程。小山不高,清幽秀美,流水潺潺,20分钟即可以攀登到山顶,便可以享受到“一览众山小”的视觉盛宴。在山顶吹着清爽的山风,整个黄山市错落有致的徽式建筑,高高低低的楼房尽收眼底,横贯东西的新安江从高处望去如一条洁白的绸缎缠绕在这个江南小城妩媚的腰间,和灰瓦白墙的徽式建筑缠缠绵绵,彰显着这个南方小城的温婉和雅致。

可是,当车子开到山脚下的时候,却没有一个停车位!我们又不愿返回,只好继续前行。

“有骡子,快看!好多骡子!”车子往前行驶的过程中,我往路边一瞥竟看到十几头懒洋洋的骡子!不禁惊呼起来。

“走,带孩子们去看看。”先生回应着。对于这种驴和马的杂交品种真的已经很少见了,孩子们好像只有在杨红樱的绘本里看到过,没想到还能在城市里亲眼目睹这种动物的真容。

孩子们欢呼雀跃地踩着满地的骡粪前往。煦儿看了一眼便走开了。阳阳非常惊喜和好奇,可是又有些胆怯,我带着他靠近一点,再靠近一点,离我们最近的两头骡子懒散地躺在地上,两眼无神,漠视着离它们如此近的我们。

阳阳盯着它们看了近半个小时才依依不舍地离开。

我们干脆往远处的田间走去。到了一条岔路口,右边是我们熟悉的一条田间小路,左边满是杂树和荒草,走哪条呢?

“走右边,妈妈。”煦儿说得斩钉截铁。

“妈妈,我想去那里。”阳阳指着满是荒草的路兴奋地说。

“我也想去这里,不知道里面是什么。”抬眼望去,左边那条荒草丛生的路落满了被霜打过的红树叶,远处的枯枝败叶和若有若无弯弯曲曲的小路在我的眼里呈现出一种萧瑟而荒芜的美,对我有着极大的诱惑。

“那就左边吧。”先生干脆地说。我满怀期待,煦儿不情不愿,阳阳欢呼雀跃。

当我们选择了左边往前走的时候,我的内心已经好久好久没有如此欣喜,如此期待,只是因为这条不知名的小路以及眼前未知的风景。

小路极窄,刚下过雨的路即使铺满了树叶,那些阳光照射不到的地方依然满是泥泞。煦儿和阳阳刚走几步就摔得满腿是泥,越是摔两个孩子越是兴致勃勃。煦儿之前的不情不愿也烟消云散,大自然的宽广空间让他感受到了自由的气息,这对一个每天待在学校教室那狭窄空间的孩子来说无异于飞出牢笼的鸟儿。

当我们走到最开始的那条蜿蜒泥泞的小路尽头的时候,眼前出现的竟然是一大片似乎无边无际的山林,环顾四周,除了大自然的恩赐竟然看不到任何雕琢的痕迹。

苍青色的天空下,高大的不知名的树木直插云霄,它们都遵循着时令的召唤,只留下了或灰白或土黄的光秃秃的树干,低矮的灌木丛杂乱地生长着。脚下踩着的是各种完全叫不上名字的野草,有长长细细的,虽然已经衰败了,但依然傲然挺立,也有碧绿的,圆形的叶片挨挨挤挤地紧贴着地面,仿佛是得了大地的灵气,生机盎然。林间的鸟儿叽叽喳喳地落下,飞起,带给我们“鸟鸣山更幽”的美妙体验。

眼前仿佛是好莱坞大片中的一片秘密森林。

而我们就像入侵者,贪婪地享受着这大自然的珍宝。只有我们亲密的一家四口占有着这片静谧之地,“沉醉不知归路,误入藕花深处”的惊喜亦在心头蔓延。

我仿佛如插上翅膀的鸟儿在林间不停地穿梭,那铺满落叶的蜿蜒小路,萧瑟的荒草,枯败的落叶,弯曲的枯枝在我眼里都是大自然用心创造的艺术杰作,带给了我无限的惊讶和欢喜。

孩子们一会捡到一根断了的树枝,一会又发现了地上呆头呆脑的虫子,一会又指着林间飞翔的小鸟……这一切都让他们倍感新奇,他们兴奋地喊着,叫着,跑着。

每次走到新的分叉的地方,阳阳都强烈要求走那些最难走,甚至只有荒林没有小路的地方。我们总是让他带路,他小心翼翼地摸索着,碰到细软的树枝便轻轻地拨开,遇到泥泞并不绕开,而是故意用力踩过去,泥水溅了一身,他呵呵大笑,地上一个小爬虫能让他蹲下来观察半天。

他说,他要去找龙猫,龙猫都是在别人找不到路的森林里。我被这可爱的童心弄得快要流泪了。

我们走走停停,把一上午的光阴都给了这片最终还是没看到边际的深林。

走的时候,我捡了几个弯曲的枯枝,准备回家插在青花瓷的大花盆里。先生,煦儿,阳阳每人带了一根有尖尖头的又粗又短的竹子,那是他们打闹时的“武器”。除此之外,我们还带着这个秘境赐给我们的满腿满脚的泥巴和满心的静好与欢喜。


【文字之光专题】秉持“为好文找读者、为读者找好文”的价值理念,目前不接受投稿。【金色梧桐】是其优选专题,欢迎投稿荐稿。

主编韩涵微语携全体编委人员恭候你带着优秀的文字找到我们。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