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下眼镜来,发现我的左眼在五十厘米的距离看手机稍微模糊,而右眼则看到模糊一片,根本看不清。
一种沉重的感觉袭来,宛如我当初刚戴上眼镜发现这个事实时的感觉。
只不过这次,我将这种感觉翻译成了语言,明白了它想告诉我的道理:
我们活着的每时每刻都在付出代价,我们的每项选择都是有成本的。作出一项选择前,要问问自己能不能承受它带来的代价。
当初我玩电脑游戏,无节制的看电视,以为自己虽然是无节制了一点,实际上却是认为自己不必付出任何代价。而一副副的眼镜则巧妙的帮我掩盖了要付出代价的这个事实。
直到我摘下眼镜,发现自己看不清了,发觉“戴上眼镜看的清晰,不戴眼镜看不清”不是合理的常态,才明白我为了我根本不在乎的微不足道的东西,付出了我最宝贵的东西作为代价。
意识到这一点之后,我越来越多的意识到自己付出了很多代价,都是拿黄金换粪土,我所得到的根本就无法与我付出的成本相提并论。
而长此以往,我会得到的代价则是我远远不能承受的。只不过我没有做过成本与收益的衡量而已。
我没有问过自己,“如果我一年都这么做,那么一年之后我会变成什么样子;如果我十年都这么做,那么十年之后我会变成什么样子”?
我想到,伊索寓言里,蚂蚁和蚂蚱的故事,夏天里,蚂蚁辛勤的收集粮食,蚂蚱在玩,冬天来了,蚂蚁存活,蚂蚱饿死。
它要讲的道理并不是蚂蚁有多勤劳,而是每一项选择都有成本,而当结果来临时,那代价是否是你想要的、你所能承受的?
很多人会安慰别人说,没关系,年轻都这样,等长大了自然就明白了。然而,一个人并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自然而然的明白一些道理,而是需要思考与总结。
有一些幸运的人,在很年轻的时候,就早早懂得的道理,而有一些人却一生都不明白。而有一些关键的时间点,是客观存在的,不管人有没有准备好,错过了就是错过了,难免遗憾。
人生的每一项选择,从来都是要付出代价的,只不过越残酷的事情,越没有人告诉你。何必呢,既然不牵扯自己利益,无关自己痛痒。
也有人会说,只有到了自己的节点,才会懂得,别人说没用。但很多知识,我都是听别人说,在书上看,在学校里学了才明白,才恍然大悟。
所以说,这说法是站不住脚的,人确实是需要来自外界的知识点拨,只不过如果点拨者水平不够,不会循循善诱的引导,那么被点拨者便无法领会。
在自己而言,而是要靠自己,靠自己去思考分析,自己要付出的代价,为每一项选择所花费的成本。不要想着依赖别人为自己的命运负责。
而对于孩子,则要教导他,自己的每一项选择都是有成本和代价的。让他自己权衡得失是否值得,使他不至于放任自流,恣意地挥霍自己,让自己白白浪费在无价值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