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儿童心理弹性       ---------改变“玻璃心”

一、心理弹性

面对逆境的复原力,保持积极正向的生命力量。能帮助面对逆境困境的人,获得更为积极正常的发展。

弹性-伸缩,有伸有缩。面临相同逆境风险因素(如贫穷,慢性病,家庭暴力),仍能正常发展,为弹性强大。

背景研究:

英国90年代某试验,处于不利环境成长的儿童,仍有一部分比例获得正常发展,没有出现适应性障碍。如:

1)不交往~不信任,孤岛2)离群索居缺乏监管~社会支持不健全3)情感冷漠~习得性无助反应。

对他们的研究表明,正常发展的那些身逆境儿童中,均获得的保护因素作为补偿与风险因素抗衡。保护因素如:

图片发自简书App


二、关于心理弹性研究结论

图片发自简书App

也就是1)做好防护,减少挫折2)避免逆境强度持续 3)提高儿童自尊避免习得性无助4)给予希望

三、心理弹性是营养素

它可能意味着:

图片发自简书App



心里弹性不是大不是小,是一种灵活阈度,是一种能力。它的形成取决于风险和保护因素的博弈。当然也是可以培育的。


四、如何培训


图片发自简书App


(1)化危机为契机,激发心里弹性

利用压力事件(生活中的各种小变化也算),建立优势视角,评估自己。

如:自己的社会价值观与主流一致;可以自由表达情感;拥有积极动机;掌握一些应对和处理事情方式;有朋友有同理心等。帮助孩子在逆境中仍看清这些。

2 )I系列清单列举,通过训练改变解释风格。


图片发自简书App

通过让孩子定期填写I have,I am ,I can清单训练,改变和整理认知,重新解释压力,明确自己的资源和优势,强化它。

3)家庭抗逆力

家庭为心理弹性提供整体框架,应包含四方面:

支持肯定

放权信任

规范标准(对孩子建立合适的期望,即成人帮助下努力可达到。当然家长对自己的期待也应合理。)

4)界限感(那些个人边界是其他家人也必须尊重的)

“原生家庭伤人”,但也能助人,“父母皆祸害”但也可成为最佳助力。虽然胶原蛋白不可逆转,愿我们越来越有心理弹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绵绵错综惊扰了每一个晨曦,听不见童谣奢侈了欢笑~艳阳抚过的花季一直思索着饱满的旋律~每一颗雨珠都羡慕完美的音符~只...
    络琳阅读 148评论 0 0
  • 饥荒到来,朱重八每天都祈祷,向各路神仙跪拜,然而爹娘还是饿死了,朱重八悲痛欲绝。 甚至天大地大,却没有一块可以埋葬...
    孙丹丹86400阅读 642评论 0 1
  • 有效的获取知识的通道是内化 内化的路径是有目的刻意练习 以上两句话是在叶武滨老师的饭团看到的,深以为然。 根据学习...
    猛虎哥阅读 893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