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抄写143〔唐風·杕杜〕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作品原文

杕杜

有杕之杜,其叶湑湑。独行踽踽。岂无他人?不如我同父。嗟行之人,胡不比焉?人无兄弟,胡不佽焉?

有杕之杜,其叶菁菁。独行睘睘。岂无他人?不如我同姓。嗟行之人,胡不比焉?人无兄弟,胡不佽焉?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①有杕(dì ):即“杕杕”,孤立生长貌。杜:木名。赤棠。

②湑(xǔ ):形容树叶茂盛。

③踽踽(jǔ ):单身独行、孤独无依的样子。

④同父:指同胞兄弟;一说同祖父的族昆弟。

⑤比:亲近。

⑥佽(cì ):资助,帮助。

⑦菁菁(jīng):树叶茂盛状。

⑧睘睘(qióng):同“茕茕”,孤独无依的样子。

⑨同姓:一母所生的兄弟。姓,生。

白话译文

一棵杜棠孤零零,树叶繁密又茂盛。独自行走真孤单。路上怎会没他人?不如同胞骨肉亲。感叹啊行路之人,为何不与我亲近?没有兄长与小弟,为何不来帮衬我?

一棵杜棠孤零零,树叶青青又繁茂。独自行走真孤单。路上怎会没他人?不如同胞兄弟亲。感叹啊行路之人,为何不与我亲近?没有兄长与小弟,为何不来帮助我?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先秦时代,被认为是一首“闺思诗”,丈夫久役不归,妻子在家等待,久不得果,心中思念、焦虑至极,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歌排遣。

作品鉴赏

文学赏析

开篇以孤立生长的赤棠树起兴,对照流浪者的孤单。赤棠还有繁茂树叶,葱葱郁郁,女主人公却是孤苦无依、毫无慰藉,令人顿生“人不如树”的凄凉感。

接下来“独行踽踽”四字独立成句,音节凝重,显得既厚实又有余韵。它一并交代了事件过程、人物状态和整篇主旨,似简实丰。寥寥四字,描绘出了一幅凄清的画面:一位稚嫩清秀但枯瘦赢弱、尘土满身的女子,在一条坑洼曲折的乡间小道上独自行走。此句未加铺叙,但以少驭多,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

其后,作者笔锋转移,由外到内,着力写流浪女之思:“岂无他人,不如我同父。”路上风尘仆仆的行人径直走过,对自己不闻不问,令人顿感世态炎凉。流浪女不禁想到自己的父母兄弟,他们才是无可替代的。但如今她举目无亲、孤立无援,其境遇真正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面对此情此景,女子终于承受不住,发出了长长的叹息和怨诉:“嗟行之人,胡不比焉?人无兄弟,胡不做焉?”

该诗对字词的描写是很有功底的,例如一“嗟”字,有无奈,也有不甘。同时之后复唱四句,连问两声,直贯最末,使情感显得悠长而激越。该诗所写的境遇窘迫、举目无亲的流浪者是一位年轻的未婚女子,这就更加剧了整首诗的悲剧色彩。

这首流浪者之歌通过一个稚嫩少女的命运,以点盖面,真切地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现实和百姓的疾苦生活,向后世展示了一幅真实的古代难民流亡图,给人强烈的震撼。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诗经全文及译文 《诗经》现存诗歌305篇,包括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共 500 余年的民歌和朝庙乐章,分为风、雅、颂三...
    观茉阅读 69,335评论 0 18
  • 1.新作 武器也会以繁华的方式绽放 街道上的赤棠就是 每个人都丰盛的夺取了这街道的快乐 给我预备了赤棠忧愁 我可是...
    陈恕之阅读 1,917评论 0 0
  • 3摘要 《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
    盛夏的红蔷薇阅读 3,635评论 0 0
  • 早加餐:午加餐:晚水果: 参考目标: 1份肉2份豆制品3份“新鲜”水果4份谷物/薯5份蔬菜,深绿色叶菜最好6杯水 ...
    静趣_儿童心理师阅读 1,137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