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总有很多不如意,有人对渺茫的前途自暴自弃,有人对自己的家庭诸多不满,有人在抱怨中老去,有人在失落中冷漠。列夫托尔斯泰曾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本以为他是大彻大悟,却不曾想过这也是他真实生活的写照。
只是人生轨迹并不固定,它其实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
托尔斯泰是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被公认是全世界的文学泰斗,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他的一生非常伟大,同时又充满矛盾,他的婚姻更是扑朔迷离。
1862年,托尔斯泰与17岁的索菲亚·安德列耶芙娜·托尔斯塔娅结婚,索菲亚是沙皇御医的女儿,他们前后育有13个孩子,他曾为妻子创作了很多诗歌和散文。结婚后,他脱离社交,安居庄园,过着简朴、宁静、和睦而幸福的生活。妻子为了让他安心写作,一直帮他管理庄园。
到了19世界60年代中期,托尔斯泰对社会现实的批判态度增强了,作为一个富有正义感的贵族知识分子,他在寻求新生活中不断挣扎,对自己宣传的博爱和不抗恶思想感到怀疑,对自己贵族式的地主庄园生活感到不安。
由于他社会声望很高,劳苦大众觉得他是贵族,虽然批判现实,但并未真正站在他们的阵营。
而她的家人、妻子却很满足现有的富裕生活,不愿割舍优渥的生活。日益增多的琐碎,让他们夫妻感情越来越糟,三观的不同让他们渐行渐远。妻子总是试图打探他的隐私,让他在家里毫无安全感,感觉不到信任,同时也让他对妻子、对婚姻更加失望。
他想要逃离社会舆论的绑架,想要摆脱贵族身份的困扰,他想要离开自己的妻子,离开这座地狱般的房子,然而又找不到诀别的理由。
毕竟生活还要继续,妻子虽然在灵魂上无法契合,却也不失是个好夫人。她费心照顾孩子,打理庄园,让自己可以专心对文字进行精雕细琢。
婚姻一开始也许都很美好,只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彼此前进的步伐不同,渐行渐远。如果不能相互宽容、相互尊重,只会让对方想逃。
托尔斯泰在1890年曾创作了一个剧本《光在黑暗中发亮》,用隐晦的方式来描述自己家中的悲剧。剧本中的主人公柯尔涅依在世界观转变之后,同家庭和社会发生了严重的冲突,却不知如何自处。这部剧是托尔斯泰最矛盾的作品之一。即使创作了很久,却一直没有完成,只留下片段。因为托尔斯泰不知道该如何结局,他还没有为主人找到解决的办法。他也没有找到解决自己问题的方法。
现实中的托尔斯泰,如剧本的主人公柯尔涅依一样,处于深深的矛盾之中而不能自拔,他虽然想弃家出走,摆脱自己的痛苦,但又怕自己的这一举动引起妻子和亲人的痛苦,让自己罪孽深重。这种矛盾的痛苦生活持续折磨了他将近二十年。
1910年10月28日,风烛残年的托尔斯泰经过几番斗争,终于毅然决然地悄悄离家出走了,他只穿了皮袄和靴子,没有带任何财物。陪伴他的是挚友兼医生马科维茨基和他的小女儿。
当他离开庄园的时候,心情无比舒畅,终于不用再扮演伯爵,终于不用再面对周围人的谄媚讨好,现在的他才是自由的。
然而,托尔斯泰的出走并非悄无声息,一帆风顺。家人发现他不见了,在报纸上刊登了寻人启事,通电全世界查找他的行踪。民间流言蜚语说什么的都有,有人赞叹他的勇敢出走,有人怀疑他被遣送、暗杀。警局联系车站制定了详细的方案,托尔斯泰可能坐的每趟列车都安插了密探。
世俗并不会让托尔斯泰属于自己,他的行踪被出卖,时时刻刻被形形色色的人包围,耀眼的荣誉让他无处可躲,无处可藏。
这位83岁的老人已经经不起旅途的劳顿,连续赶路让他虚弱不堪,以至于高烧不退,被迫从阿斯塔波沃车站下车。而这个小站并没有旅馆,火车站站长只好请他在自己的房间休息。
此时老人意识已经不清晰了,躺在这个简陋的房间让他感到放松,他想起来自己曾经写过的那个还没有结尾的故事。故事里的老人死去的那天晚上,上帝唤醒了他妻子的心来见他,然而老人却在妻子来之前闭上了双眼。妻子对他长期的精神摧残,让他不愿再等,不愿再见。这也许是托尔斯泰内心最真实的声音。
在这个陌生、简朴的小屋,没有世俗的嘈杂之声,他终于可以安心地睡了,脸上显示出从未有过的安详。
11月7日清晨,列夫托尔斯泰在阿斯塔波沃车站与世长辞。遵照他的遗言,遗体安葬在亚斯纳亚·波利亚纳的森林中,坟上没有树立墓碑和十字架。
俄罗斯大地上的国宝级人物在平淡、清贫中走向了生命之末,此时的他平静、淡然。那些爱他的人给他的压力太大了,这次他终于逃走了。这样安静地死去才算是了却了他的心愿,让他赤条条的去,毫无牵挂,让他真正奔向了心中向往的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