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很厚啊!也有其他诗人的诗在其中作例子,比如:王彦泓的《湘灵》,欧阳修的《南歌子》。但我多数只看原诗,其他很长的一些话有的会看,有的不看。
这本书我是这样看的:原文朗读数次,抄写一次。不认识的字查百度,不懂的注解也抄写在这本书里,(它很厚,有很多空白的地方可以写。)这样即使一次记不住,看的诗多了也就熟悉了,而若让我现在所有不理解意思的字都去查,我是查不来的。
很多诗句我看不懂,最多理解一点点,但我也没有去深究,只有有些不懂的字会查,不影响我阅读的没有太过去深究。这就是我的阅读方式,阅读会有收获,但不强制要去收获什么。 我以后还会去阅读其他诗人的诗集,直到阅读的够多了,自己慢慢懂得了,才会更深入的去细究吧――总得来说是我明白我现在水平不够,深究下去只会使我难于阅读。
我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读下去,但我不知道读下去是不是如我所想的一样对我有帮助。正是这般低效率,我才不知道我是否还有出头之日。
我纯是一个野路子,标点符号不懂得用,散文是什么也不懂,像排比句、拟人句、对偶句什么的也完全不知道,会写东西和阅读完全兴趣使然,只有一股愚直。
喜欢古诗里的那股韵,读诗也是一种享受,我将其看做是陶冶情操。
看至第九页再从后面看回去,收回刚才的话,这是一本很好的是,至少我觉得很满意,内容很丰富。
到25页时,只是淡淡的读诗,静静的体会。反正我是读不懂。
或者说我以我自己的方式阅读,以自己的方式体会。
这写的什么,完全看得没感觉,只是想起之前《人间词话》里写的境界的有无之分,然后很多中断的完全看不懂,我最多像是在读一遍,留着以后看的诗词多了来比较、回忆,然后才能在拿起来看才能懂得一点诗词的东西。
《红楼梦》我打算去看看。剩下的三大名著也许也会去看看吧。
但这本书还是要在看下去的,它就像润物细无声,随风潜入夜般的潜移默化的成为使我我更进一步的阶梯。
我是不可能一次性看完这本书了,非得和其它书间杂着老,偶尔来了兴致拿起来看看,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