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不是向死而生?

图片来自书籍翻拍

文/柒晓

昨日,群里有朋友询问私人开办养老院的事,一时之间各路大牛纷纷谏言。

我脑洞大开,想起了一本书,《遗物整理人看见的》,作者吉田太一,日本第一位“遗物整理专家”(世上竟还有这样的专家),他在2002年创立了遗物整理专业公司“Keepers”。

我怀着对日本文化的好奇,忍住恶心阅读独居者死后那些令人作呕的场景,把46篇案例看完了。

书中写道,日本人口老龄化严重,有大部分老人,将子女抚养大之后,主动或者被动选择独自居住。

这些老人平时和家人联络甚少,死后也无人知晓,任由躯体在那一间间冰冷的屋子里自然降解。

“Keepers”接到委托人的预约之后,负责整理故人的遗物。

抛开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我不想站在道德至高点,去指责书中那些未尽孝道的年轻人。

我想谈谈其中一个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案例。

一位50岁左右的妇女,打电话给“Keepers”,预约遗物整理业务,整理的对象不是她的房客,也不是她的家人,更不是她的朋友,而是,她自己!(咳咳,并非灵异事件)

她究竟是怀着怎样的一种心情,拨打了这个电话呢?

电话那头的声音显示来电者身体健康、性格乐观,她也许膝下无子,也许不想让自己终老后给儿女增加负担,透过书中的只言片语,我们都不得而知。

但有两点,是我们都能感受到的。

一、面对死亡,她没有丝毫的畏惧。

二、能够提前支付遗物整理的费用,可以看出她在经济上的独立。

一瞬间,我对这位远洋之外的陌生人,心生敬意!

不由得,我想到了自己,想到了身边的每一个人,谁不是向死而生呢?

到离开人世的那一刻,我们该怎样和家人告别,怎样和自己告别?

你心里有答案了吗?

于我而言,按照重要程度平衡这三段关系,也许就能交卷了。

一、自己和自己的关系。

二、自己和家人的关系。

三、自己和社会的关系。

如何平衡呢?某武姓老师的一段话给了我些许启发。

“与社会的关系,发挥作用的是权力规则;与亲人的关系,发挥作用的是珍惜规则;与自我的关系,发挥作用的是自我实现的规则。 ”

如果需要再提升一点高度,就加上“自己和自然环境”的关系吧,发挥作用的是可持续发展的规则。

目前而言,我十分愿意把时间浪费在平衡这三段关系上。

毕竟根据联合国新的年龄划分标准,我还有30多年才步入中年呢。

图片来自网络

上月,长寿老人杨绛先生去世了,她的任何一本著作,我是未曾完整拜读过的。

许是出于缅怀,前几日购得先生的《我们仨》。

用其中一段话来结束今天的文章吧。

“我曾做过一个小梦,怪他一声不响地忽然走了。他现在故意慢慢儿走,让我一程一程送,尽量多聚聚,把一个小梦拉成一个万里长梦。

这我愿意。送一程,说一声再见,又能见到一面。离别拉得长,是增加痛苦还是减少痛苦呢?我算不清。但是我陪他走得愈远,愈怕从此不见。”


时间留不住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中秋最后一天假,王小花突然在微信上跟我吐槽:说她嫂子太强势,她妈妈过去帮哥哥带孩子,哥哥因为是医生工作太忙,嫂子老...
    荔枝眉阅读 290评论 1 1
  • Android 自定义View的各种姿势1 Activity的显示之ViewRootImpl详解 Activity...
    passiontim阅读 174,644评论 25 709
  • 有时候你是不是会有一种错觉… 你再和某人说话的时候,总会有一位神秘外援出现 明明是你两个在说某一件事情 但莫名的总...
    第四重门阅读 279评论 0 0
  • 烟店位于安徽省利辛县代门楼村,原名叫西小庄,是戴姓十几庄之一,因建华爷爷、翻好爷爷和书华爷爷于刚解放从老海手中购买...
    烟店红灯阅读 873评论 2 0
  • 9月30日的时候,突然收到古典老师的推文《信不——你怎么过国庆,就怎么过人生》。 吓的我手机都差点掉了,刚才脑子里...
    桂桂小公举阅读 309评论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