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在朋友圈发了一则动态,大致意思是自己作为“空巢青年”一枚,日子那是过得迷茫又凄惨。做着一份不好不坏的工作,一天天的越发没有了兴趣,更悲伤的是,自己根本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她说好羡慕那些有自己喜欢的事情的人。问我:“如何找到自己热爱的事呢?”
我又想起不久,有一个人找我咨询,他说他喜欢设计,是大学开始喜欢的,可学习的是物流专业。为了学设计常常去设计学院听课,也参加培训班,毕业后投了几个做设计的职位,没有进去。
于是他只能找其他工作,可一天累死累活的,也只能堪堪养活自己。他不想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于是一有点钱,他就辞职,学设计,也接些设计的项目,可一两个月后,发现泡面都快吃不起了,于是不得不出去工作赚钱。他说,努力坚持了这么久真的好累啊。又开始了迷茫。
近期,奇葩说辩论“生活的暴击值得感激吗”这一话题。
邱晨说了自己的一个故事,关于她想当画家却到了35岁也没有画出一幅她自己满意的作品出现
她说,真正的暴击不是一瞬间兜头盖脸的打击,而是漫长的世界一分一秒的凌迟你的尊严。
她说,头脑中有一个声音告诉她,她真的不行。
那一刻我竟然想到了大张伟的毒鸡汤里有一句“没人逼你放弃你的梦想,你自己试试就放弃了”找我咨询的这位就是最真实的写照。
是啊,这种平凡的失败才是真正的暴击。它让我们愈发的失去了热情以及对自己产生了怀疑。
“迷茫”成了一个很常见的词,我的朋友迷茫于不知道喜欢什么,我的来访者迷茫于努力尝试过却发现已不像当初那般喜欢了。人们迷茫的各不相同,可表现却很相似,做什么都是无可无不可的状态。
似乎大家都容易陷入迷茫的泥沼中。
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年轻人,这种状态的出现更为频繁。有的频繁换工作,有的过一天算一天。说的大多是生活无可聊赖,什么都提不起兴趣,却又不知道从何开始改变。
于是“丧”文化一路蔓延。说起迷茫这个话题大家都有同感。谈起“累”更是有n种花式累的姿态。
曾听说过一句话,要想度过一个充实的人生,只有两个选择。一种是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另一种是让自己喜欢上工作。能够碰上自己喜欢的工作这种几率,恐怕不足千分之一,万分之一。(稻盛和夫,《干法》)
也许就是因为几率太小,大家才不敢轻易选择去改变。
可通过和朋友以及咨询者的交谈。
我发觉,他们不是缺少一份热爱的工作,而是热爱一件事的能力。
没有了那份热情与兴趣,才是他们觉得生活如此累的内在原因。
可我们容易对兴趣产生一种误会,以为兴趣是一种静止的东西,多尝试就可以找到。遗憾的是找着找着就累了,不想动弹了,想着还不如将就将就。安慰自己,现实不都是这样么?就让自己迷茫去了。
人的思想千奇百怪,行为却出奇的相似,你问大家喜欢自己的工作么,大概有一大半都回答不喜欢。可也没人想跳出去。于是口中说着累,心里流着泪。如此这般大家也还是度过了漫长岁月。
可有一种可能是兴趣和爱情一样,需要的不是找而是经营。
需要一点一滴的打磨。
社会认知理论告诉我们,形成兴趣的关键点是不断的积累成就经验。一件事,做好了,觉得自己很牛逼,就会更喜欢做这件事。
无数的正反馈积累起来,才能形成真正的热爱。
我不是说,不要去尝试,就打磨就行,恰恰相反,更需要去尝试,只不过是要有策略的尝试。
想要找到自己热爱的事情,我一般从这几个线索开始思考:
1.从小到大,有没有什么事情让自己觉得很牛逼?
2.可曾有过做一件事情做到忘我时刻?完全投入时间的那种?那时你做的是什么?
3.如果不考虑钱的因素,你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
找到自己热爱的,接下来你就可以一点一点去培养,让自己牛逼起来。
我有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很迷茫,不知道要做什么,要怎么做。也不知道喜欢的是什么。虽然学了心理学,却也迷茫于自己不知道如何去走咨询这条路。
直到很偶然的开始做心理微咨询服务,我发现我居然很认真的在为了一个陌生人的困惑而不断的找寻资料,阅读书籍。真诚的去理解他内心的痛苦,然后一起找寻一些建设性解决的方法。慢慢的有人开始鼓励我,并且希望我更多的去帮助别人。我自己很享受,也有一个一个的鼓励。于是慢慢就很喜欢心理学了。
现在,我在一点一点的打磨我的咨询能力,思索如何能让来访者更好的看清自己的问题,怎样更好的解决出现的问题和困惑。
在陪伴那些需要心理咨询的来访者的过程中,我的不安迷茫在一点点减少。
我一直记得罗杰斯所言,每一个人都是一刻种子,只要给予光,雨露,空间,以及移除成长的障碍,那么就可以长成参天大树的模样。我想每个人都有潜力自我实现。迷茫也许是在提醒我们需要开始行动了。
也许找到一份自己热爱的工作的可能几率只有万分之一。可如果你像我一样还不是那“万分之一”,却仍在为之努力的话。那么我想“迷茫”于你而言,只是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