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你为什么长不大?(一)

《绘画与心理治疗》:“凡是人意识活动的东西,既是他思想、情感的流露,也是我们了解他内心状态的工具,这是心理测量的精髓。那么,一个人的绘画,亦是一扇可以让人走进其内心,了解其潜意识的窗户。所以一幅简单的画,可以分析出很多故事,就连画人物的顺序,人与人之间的位置都可以看出作画者的心里想法。”昨天下午接待了一个8岁的来访者,他是在爸爸的带领下来的。前来咨询的目的是如何提高孩子的理解能力,并给我看了《大脑优势测量报告》,于是我决定让孩子画一个人,要求画一个像爸爸、妈妈、老师、同学一样的人。我注视着他画人的全过程,他很擅长画画,拿起笔头也不抬,中间没有一点磕磕绊绊,很流畅很麻利,似乎是轻车熟路,画完后就开始涂色,不亦乐乎。我默默地看着,陪伴着,直到他停笔为止。我微笑着问他:“你画完了吗?”他告诉我画完了。我提示他:“再看看你画的画,还有什么要补充添加的吗?”他说没有了。我问他:“要你画一个人,你怎么画了两个人?这是因为什么呢?”他含混不清地告诉我:“我不知道。”孩子爸爸在一旁提醒孩子:“好好说话,把话说清楚。”我听明白后接着问:“你可以再画一个人吗?记住,这次只画一个人,记住了吗?”他点点头,拿起笔开始画了起来,我依然静静地看,默默地注视,直到停笔为止。这次按要求圆满完成任务——画了一个人。在绘画的过程中,我发现他画的三个人有一个规律:按照一个模式来画,一笔就完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成了上半身的绘画,基本上是一个模子,只是有个别部位不同。比如第一个人物是露出牙齿的,第二、三个人物是微笑。三个人物都没有画耳朵和鼻子。第二次绘画作品完成后,我问他:“画完了吗?““画完了。”我问他:“你画的是小朋友还是大朋友?”他沉默开始思考,这时,孩子爸爸插话说:“这个,他听不懂,他不理解。”当爸爸说这话时,我看到孩子身体往沙发后面躺了躺,这意味着孩子的思考行为退行。我继续重复之前的问话:“你画的这个人是小朋友还是大朋友?”孩子告诉我他所画的人是个学生。我追问:“是幼儿园的学生还是小学的学生?”他明确告诉我说:“是幼儿园的学生。”在绘画艺术治疗中画人其实就是自画像。“自画像是个体自我的真实表达,有些是个体能意识到的,有些存在于意识深处,个体至今还无法意识到。然而,这些有关自我的信息,尤其是潜在的自我,都能通过自画像而逐渐呈现出来。一般认为,自画像能表达个体的潜意识及冲突,这对于个体探索、发现自己的问题及原因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从他的自画像来看,虽然已经8岁,但个体的思想、行为、意识、认知还停留在幼儿园时期。这就可以理解家长前来渴望解决孩子的理解能力了。“有什么需要添加的吗?”他似乎按捺不住了,说:“画完了,不需要添加了。”“这个人的耳朵怎么没画呢?”“太难画了!”他显得有点急躁。我继续问:“怎么没画鼻子呢?”“太难了!我画不正确!我画不对!”孩子的心智为什么没有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答案已经很清楚了。原因1 :遇到困难就逃避退缩,水平停留在幼儿园时期没有发展。原因2:当孩子出现逃避退缩时父母包办,从孩子爸爸的插话中可知。原因3:当孩子遇到困难而去解决时可能会失败或好心办坏事,此时接受到的是批评指责,而不是包容引导。和孩子的爸爸核实,爸爸说有过。原因4:缺乏自我挑战与创新,做什么事情只做会的,熟悉的,按套路行动。原因5:对自己有不正确评判和认知——困难的事情对于我来说好难,我是做不正确的,做不对的,所以不要做了。分析了原因,给出了建议,孩子爸爸感到惊讶,说回去一定好好努力!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像艺术家一样思考》——[美]贝蒂・艾德华 第一章 绘画和骑单车的艺术 第一节 绘画能力主要依赖于象画家那样看待事...
    王谙然阅读 7,164评论 0 13
  • 1 去一个连锁理发店剪头发,人很多。 轮到我...
    不败姑娘2016阅读 4,340评论 2 0
  • 又是一天过去了,八月的最后一天,盛夏已过。 不明白别人每天怎么有那么多可以写的,我也想每天练练笔,写写东西,可是范...
    叫我第一名kk阅读 1,625评论 0 0
  • 熬过了冬天,却败在了春天。不是说南风过境,十里春风吗,你咋就这么脆弱,说好的多情,也变得如此冷酷,比不得你,比不得你。
    象山阅读 1,48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