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消化

病毒性肝炎:    是指由一组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实质细胞变性,坏死为主要病变的一种常见的传染病。


嗜酸小体:    是指单个细胞死亡(或凋亡),表现为胞质浓缩,核固缩以至消失,最终形成深红色浓染的圆形小体。


桥接坏死:  指肝小叶中央静脉与汇管区之间,或两个汇管 区之间,或两个小叶中央静脉之间出现的相互融合的肝细胞坏死带。桥接坏死常见于中度和重度慢性肝炎。


碎片状坏死: 是指肝小叶周边部界板肝细胞坏死和崩解,伴有炎性细胞浸润,常见于慢性肝炎。


点状坏死:  肝小叶内散在的灶状肝细胞坏死,每个坏死灶仅累及1个至几个肝细胞,称点状坏死。


假小叶:  是肝硬化时,正常肝小叶结构被破坏,由广泛增生的纤维组织分割包绕原来的肝小叶或肝细胞再生结节而形成大小不等的圆形或类圆形的肝细胞团。假小叶内肝排列紊乱,可有变性,坏死及再生的肝细胞。中央静脉常缺如,偏位或两个以上


肠上皮化生: 指病变区胃黏膜上皮被肠型腺上皮替代,出现吸收上皮细胞,杯状细胞,及潘氏细胞,称为肠上皮化生。有杯状细胞和吸收上皮细胞者称为完全型化生,只有杯状细胞者为不完全型化生。


消化性溃疡:  临床上,患者有周期性上腹部疼痛,反酸,嗳气等症状。病理学上,以胃或十二指肠黏膜,形成慢性溃疡为主要表现。


革囊胃:  癌组织向胃壁内呈弥漫浸润,导致胃壁增厚,变硬,胃腔缩小,黏膜皱襞大部分消失,胃的形状似皮革制成的囊袋状,属于进展期胃癌。


肝细胞气球样变:  指肝细胞受损后细胞内水分增多,肝细胞胀大呈球形,胞质几乎完全透明,称为,气球样变性。


肝硬化:  是多种原因引起肝细胞,弥漫性变性,坏死,纤维组织增生和肝细胞结节状再生,这三种病变反复交错进行而导致肝脏变形,变硬的一种常见的慢性肝脏疾病。


肝性脑病:  肝性脑病激发于肝功能衰竭,是由于肠内含氮物质不能在肝内进行解毒而引起氨中毒,从而出现的一系列神经,精神综合征。


早期胃癌:  胃癌时癌组织浸润仅限于黏膜及黏膜下层者,称早期胃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病毒性肝炎: 是指由一组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实质细胞变性,坏死为主要病变的一种常见的传染病。 嗜酸小体: 是指单...
    ATLATL阅读 4,035评论 0 1
  • 疾病发生的三大规律:损伤和抗损伤;因果转化;局部和整体。 脑死亡五大指标:自主呼吸停止;不可逆性深度昏迷,对外界刺...
    星x羽阅读 5,596评论 0 2
  • 消化: 是指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如蛋白质,脂肪和糖类等在消化道内被分解为可被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包括机械性消化...
    ATLATL阅读 4,346评论 0 1
  • 消化: 是指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如蛋白质,脂肪和糖类等在消化道内被分解为可被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包括机械性消化...
    ATLATL阅读 7,048评论 0 1
  • 甲型肝炎病理改变特点 各型病毒性时变的病变特点以急性肝炎病变为主,也可引起做胆型肝炎和重型形炎。主要病理细能变性坏...
    ATLATL阅读 4,743评论 0 1